文档详情

世界史复习整理.docx

发布:2017-05-31约1.66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世界史复习整理 世界历史分期 上古 君士坦丁大帝 古代 313年—《米兰敕令》基督教合法化 / 4世纪—建两个首都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5世纪—罗马帝国衰亡前后 中古[中世纪]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灭亡),建起横跨亚非欧的帝国,地中海局势转变/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 15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 /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封建社会向近代转型 近代 [1903年发明飞机/1904-1905年日俄战争]1905年相对论的提出 / 1914年一战爆发 /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 1918~1922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 20世纪 现代 1945年二战结束/ 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1989年两德统一/ 21世纪 当代 欧亚???陆民族大迁徙 375年,来自东方的匈奴人向顿河流域的东哥特人发动进攻,触发了一场长达200年的欧洲民族大迁徙浪潮。 1、匈奴的西迁 北匈奴的一部分于公元91年离开漠北,向西方进行了持久而漫长的迁徙。西迁的北匈奴人首先进入乌孙,在西北的悦般地区停留约70年。后受到崛起的鲜卑族的威胁,于2世纪中叶西走康居。至3世纪中叶,可能因为受到贵霜和康居的联合攻击,又被迫离开康居迁往粟特地区。停留在粟特也近一个世纪后,约于350年左右西迁至东欧顿河流域。从此匈奴人开始了在欧洲一系列的征伐扩张。他们的西迁不仅席卷了中亚细亚,而且深入欧洲腹地。 【北匈奴的一部分于公元91年离开漠北,向西方进行了持久而漫长的迁徙。西迁的北匈奴,人数约20余万人;其余的约6o余万人仍留居漠北。西迁的北匈奴人首先进入乌孙,在西北的悦般地区停了下来。公元105和106年即东汉殇帝元兴元年和安帝延平元年,北单于曾遣使汉朝,请求和亲。汉朝皇帝未予答复,从此北匈奴便不与汉通。||北匈奴西迁之后,鲜卑崛起,据有匈奴故地,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公元2世纪前半期,鲜卑对汉时降时叛,屡次攻打攻匈奴,成为漠北地区新兴的强大势力。北匈奴受到鲜卑的威胁,不得不于2世纪中叶放弃驻牧约70年的悦般地区,西走康居。因为这次迁徒征途险阻,所以只挑选了精壮善战者,老弱病残者仍留悦般旧地,其后残留部分为柔然所并。迁往康居的北匈奴驻牧其地约一个世纪左右,至3世纪中叶,可能因为受到贵霜和康居的联合攻击,又被迫离康居迁往粟特地区。||北匈奴停留在粟特也将近一个世纪,约于350年左右西迁至东欧顿河流域,这时占有东欧黑海北岸和西亚一带的主要是阿兰人。进入欧洲的匈奴,首先进攻阿兰人,两军激战于顿河之上。结果阿兰人战败,国王被杀,国土被征服。一部分阿兰人逃散,其余大部分人被并入匈奴。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历史家才有关于匈奴人的记载。他们所说的匈人就是北匈奴的后代。匈奴的西迁不仅席卷中亚细亚,而且深入欧洲腹地。受到匈奴西迁压力的其他游牧和半游牧部族)波涛相逐,先后涌入亚欧大陆的农耕世界。】、 2、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南徙 汉魏之际,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支,史称“五胡”。从东汉开始他们不断内附,逐渐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向农耕生活过渡。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他们逐渐向南方农耕世界移徙。魏晋统治者为了利用他们,又往往强制其迁居到内地。至公元3世纪末, “胡人”南徒的人数已相当多。内迁的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人达40余万。迁入关中的氐、羌族人达50余万,占关中人口的半数。距西晋首都洛阳最近的南匈奴人达3万余落。 【汉魏之际,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支,史称“五胡”。从东汉开始他们不断内附,逐渐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向农耕生活过渡。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他们逐渐向南方农耕世界移徙。魏晋统治者为了利用他们,又往往强制其迁居到内地。至公元3世纪末, “胡人”南徒的人数已相当多。内迁的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人达40余万。迁入关中的氐、羌族人达50余万,占关中人口的半数。距西晋首都洛阳最近的南匈奴人达3万余落.||游牧民族的南徙直接威胁着西晋的统治.内迁各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以强大的武装作为基础,相继起兵反晋;建立割据政权。从4世纪初至5世纪中叶,北方五个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游牧世界的居民在四、五世纪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