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史期末总复习(定稿).doc

发布:2017-07-17约7.1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世界史复习专题★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 美国南北战争 目的 都是为发展资本主义 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南方黑人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发展 开始 1640年议会召开 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1863年南部挑起内战 领导 资产阶级、新贵族 资产阶级、南方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自由派贵族 特点 结果 建立君主立宪制 双重性:资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国家独立) 规模最大、最彻底 维护统一 意义 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推动世界历史进程 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对欧洲和拉美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摧毁了封建统治,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又一障碍,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文件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人权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文件 作用 限制国王权力,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推动革命发展。 《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政体 宣扬了自由民主的思想,激发人民革命热情,推动革命发展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战争形势有利于北方 二、俄国、日本的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根本 原因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领导者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1868年,明治天皇 1921年,列宁 1933年,罗斯福 目的 ?挽救统治危机 摆脱民族危机、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 恢复经济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 措施 农奴获得自由, 但须出钱赎买份地 ⑴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⑵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 ⑶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特点,新在哪) 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特点:加强国家队经济的干预 影响 进步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本国历史重大转折 摆脱了半殖民地命运,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本国历史重大转折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局限 留有封建残余 留有封建残余,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三、三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原因 前提: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起止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开始 珍妮机的发明 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动力机械 蒸汽机 能源 煤 电力、石油 交通工具 火车、轮船 汽车、飞机 新兴部门 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石油、化工 原子能、生物工程、航天、计算机 影响 生产力 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社会关系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产生两大对立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产生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格局 加强世界联系,东方从属于西方 两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经济格局全球化 四:国际政治格局的四次演变 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前夕) 一战后 二战后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名称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局面 主导国 英、德 英、美 美、苏 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特点 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两种社会制度对抗 对中国影响 ①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②打破日本独霸中国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因素 科技的发展,经济力量的变化;军事力量的变化;新兴力量的崛起 五:美国史 1、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2、南北战争: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3、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大量采用新技术,发展较为突出,19世纪末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4、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摆脱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5、二战后: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 6、70年代:霸主地位受到冲击:由于日本、西欧的崛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7、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