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五章呼吸功能不全课程.ppt

发布:2016-08-07约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 容 概述 病因和发生机制 主要代谢与机能变化 防治原则 要 求 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和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ARDS的概念和发病机制。 熟悉I、II型呼吸衰竭的特点,呼吸衰竭时机体主要的机能代谢变化(脑、心、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肺性脑病。 了解呼吸衰竭的分类、病因及治疗原则。 复 习 思考题 为什么对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患者主张低浓度持续给氧? 如何鉴别真性分流与功能性分流?原理何在? 造成肺内气体弥散障碍的原因有哪些?血气变化如何? 为何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用力呼吸时,呼吸困难加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困难的机制是什么? 发病率与病死率 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的原因:直接肺损伤 间接(通过细胞和体液) 发生机制:尚未阐明。不同的损害通过共同的途径造成肺损伤,中心环节是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是全身性炎症反应失控在肺部的表现。 主要是体液和细胞机制。 ??补体系统和凝血纤溶系统激活 ??细胞因子释放 粘附蛋白的作用 ARDS 肺的形态与功能变化 形态:湿肺,肺泡内表面透明膜形成 功能的改变:与呼吸衰竭发生的机制进行对比。 ARDS 1. 有没有通气障碍? 限制性通气障碍: 充血水肿,肺泡不张,顺应性下降; 阻塞性通气障碍:小气管痉挛,渗出物堵塞。 2. 有没有换气障碍? 弥散障碍:间质肺泡水肿,透明膜形成,弥散距 离加大; V/Q失调:两种变化都有。 肺内分流: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ARDS ALI诊断标准: ARDS诊断标准: Acute onset PaO2 /FiO2 ≤200 mm Hg Bilateral infiltrates on frontal chest radiograph 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 ≤19 mm Hg (when measured), no clinical signs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 FiO2 :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 吸入氧浓度. ) PaO2 /FiO2 ≤300 mm Hg (其余同ARDS) 正常PaO2 /FiO2 = 100/0.21 ≈ 476 最近,由冠状病毒家族的新成员(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SARS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国内又称非典型肺炎,是21世纪出现的凶险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其病理过程就是ARDS。 SARS: 果子狸 主要临床表现: 持续高烧(高于38℃),头痛和全身酸痛、乏力,干咳、少痰,部分病人有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改变。 一般感冒病征包括发烧,咳嗽,头痛,可在数日后转好,并且一般没有肺炎迹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SARS病毒能侵犯多种脏器,引起免疫系统对脏器的过度攻击,导致严重的脏器损伤。 抗菌药无效。 SARS患者胸片 (3天) SARS患者胸片 (5天) SARS患者胸片 (8天) SARS患者胸片 (10天) 病房中医务人员正在抢救SARS病人 SARS预防: 概述 病因和发生机制 主要代谢与机能变化 防治原则 低氧血症(80 mmHg) 高碳酸血症(?) 呼吸衰竭的直接后果: 各系统功能受影响的主要机制是: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主要代谢与机能变化 呼吸性酸中毒 II型呼衰 呼吸性碱中毒 I型呼衰 代谢型碱中毒 II型呼衰 代谢性酸中毒 I或II型呼衰 缺氧 代偿过度,CO2排出? CO2潴留 治疗不当 人工呼吸机使呼吸过快; NaHCO3纠酸过量; 一、酸碱平衡紊乱 主要代谢与机能变化 二、呼吸系统变化 ?呼吸困难 1.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呼吸中枢的影响 PaO2 ↓ 60mmHg 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30mmHg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PaCO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