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班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反思.doc

发布:2016-12-24约1.87万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班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可见,生活是幼儿数学学习的源泉,生活是引导幼儿观察数学现象,发现、认识数学的重要途径。为了贯彻和落实《纲要》精神,本次活动我从以下几点出发,开展了教学实践: 一、角色的置换 小班数学活动《逛超市》这个教材来源于《小班建构式课程》“冬天来了”主题中的一个内容。它原来的课题是《小狗逛超市》。但为了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幼儿,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出发,挖掘其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幼儿的数学探究活动,不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置换了角色,以宝宝自己“逛超市”的游戏形式开展活动。 二、目标的调整 在原来的活动中,它有两条目标:一是根据物体大小特征进行排序和相应的匹配;二是尝试解决简单的问题。我觉得这两条目标较注重幼儿能力的发展,而忽略了幼儿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方面的发展,不够全面、具体,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做了以下调整:一是在超市购物的情境中感知物品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尝试根据物品的大小特征进行相应的匹配。这条目标主要是从幼儿的认知和能力方面去考虑的;二是乐意为家人选购冬天的物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条目标是从态度和情感方面去考虑的。通过调整,使目标更加全面、具体明确,而且操作性也比较强。 1 2 3 后1页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复习教案与教材分析 整体内容分布: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1.分数乘法 统计――扇形统计图。2.分数除法 数学思想方法。3.百分数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问题。空间与图形 综合应用。1.位置 1.确定起跑线 2.圆 2.合理存款 第一单元 位置 一、教学内容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编排特点 1.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不但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 例如,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又如,练习一中的第6、7题,联系图形的平移及方位的知识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具有定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这些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2.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材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生活情境。例如,联系国际象棋的棋盘,让学生确定棋子的位置;通过呈现地图册中的某一页,让学生了解在地图册中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具体编排 共安排2个例题。 例1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2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例1。 编排思想: 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通过让学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又给出了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要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要使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2.例2。 编排思想: 教材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 通过给出用数对表示大门的位置,及让学生找出其他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明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让学生应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表示另外3个场馆的位置,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建议: 让学生观察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再让学生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一些场馆的位置,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内化成能力的目的。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