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PPT精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越来越好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 感觉越来越好 假期多了收入高了 工作越来越好 商品精了价格活了 心情越来越好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 环境越来越好 哎......越来越 来...... 越来越好来...... 思考:生活“越来越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生活”这一全新的生活理念像一场逢时的春雨,润物细无声般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从传统高碳模式向低碳经济的发展。 生产与消费是互相决定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消费的方式 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 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消费对象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 产 消 费 决定 反作用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一、生产与消费 (2011高考天津卷10)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几十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以上,致使以往乘坐的人大多改成动车。 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当前,娱乐、休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 “升级”,昔日某些“贵族运动”,如打网球、打保龄球等,如今已成为平民时尚。人们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居民收入水平增加 c.服务质量提高 D.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破窗理论”是一个俏皮的经济学名词,原意是玻璃门窗被砸破,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带来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破窗理论”主要体现了 A.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 B.积累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C.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D.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A C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4)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2.社会再生产的环节及相互关系 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 (决定环节) (中介和纽带) (目的和动力) (1)再生产的含义 (2)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3)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4)分配和交换是连结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5)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 (6)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钱袋子” 鼓起来; 住房大起来; 饮食精起来; 私人轿车多起来; 衣着服饰靓起来; 恩格尔系数低下来; 文化程度高起来; 人均寿命长起来; 通信方式快起来; 假日旅游热起来。 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是在中国。 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掠过怒江江面去对岸,在江上架一座桥仅需四五十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十分不易。这也是在中国。 重庆市解放碑商业区,高楼林立,商贸云集,夜幕下斑斓闪烁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折射出这里的繁荣与活力。这是在中国。 而就在不到200公里外的重庆市武隆县大山深处一个贫困村,对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来说,每月几元钱的电费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仍然是在中国。 阅读后,有何感受?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 2.怎样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就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与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相结合而构成的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形式。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的基本规律。 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什么?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力 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产品的分配方式 人们在生产中过程的地位和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