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ppt.ppt

发布:2016-06-28约6.65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很荣幸能来湘南学院参加试讲, 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一)种系 种系演化愈高、组织结构愈复杂,敏感性愈高。 半数致死剂量(LD50):引起被照机体死亡50%时的剂量作为指标衡量机体的放射敏感性。 表 1-8 不同种系接受X、γ射线照射时的LD50 7.15 鸡 7.0 大鼠 6.0 猴 4.0 人 56.00 大肠杆菌 15.00 龟 2×104 LD50(Gy) 病毒 生物种系 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 (二)个体及个体发育过程 同一种系、个体因素,辐射敏感性不同。同一个体,不同阶段,辐射敏感性也不同。 (三)不同组织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同一个体、不同组织和细胞,辐射敏感性不同。 高度敏感:淋巴、胸腺、骨髓、胃肠上皮、性腺、胚胎等; 中度敏感:感觉器官、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唾液腺、肾肝肺的上皮细胞等。 三、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低温、缺氧可以减轻辐射生物效应;受照者年龄、性别、健康情况、营养状况、精神状态不同,引起的辐射生物效应也不同。 * 放射物理与防护 医学影像专业 姓 名 :唐 炉 生 Tel E-mail:271926048@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内容提要 放射线的生物学效应 影响放射损伤的因素 学 习 目 标 掌握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的概念并了解它们各自包括的辐射效应; 掌握皮肤效应的概念并了解其分度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了解放射线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了解胎儿出生前受照引起的效应。 第一节 放射线的生物学效应 直接作用:受到射线照射的重要生物分子,如脱氧核糖核酸(DNA)或具有生物功能的其他分子吸收射线的能量,直接 被电离、激发,引起大分子损伤的效应。 间接作用:射线能量通过扩散的离子以及射线作用于机体水分子产生的多种自由基与生物分子作用,引起生物分子损伤的效应。 第一节 放射线的生物学效应 射线主要作用于DNA(或基因组)和膜(特别是核膜)受损导致染色体畸变;蛋白质和酶的辐射效应、代谢紊乱引起机体病理变化;机体进行反馈调节、修补和修复;多种因素决定细胞的存活、死亡、老化和癌变。 一、辐射生物效应分类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确定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 辐射生物效应 致癌效应 遗传效应 第一节 放射线的生物学效应 (一)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 定义: 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超过阈值时,剂量越高则效应越严重。 特点: 1.损害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 2.存在剂量阈值 一、辐射生物效应分类 (一)确定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的阈剂量:低于阈剂量则损害轻微;高于阈剂量损害程度明显加重,且剂量与损害(功能损失)成正比。 射线照射人体全部或部分组织,杀死相当数量的细胞并导致不能由活细胞的增殖来补充、并造成严重的功能损伤。 一、辐射生物效应分类 (一)确定性效应 轻度功能损失是可逆的。 不同个体、不同组织和器官对射线照射的敏感度差异较大。 在非正常情况下,急性大量辐射照射可以造成人或生物的死亡。 一、辐射生物效应分类 表 1-1 成年人睾丸、卵巢、眼晶状体及骨髓的确定性效应阈值估计值* 0.4 2.0 >0.2 >0.1 >0.15 >0.4 NA** NA 6.0 5 >8 NA 0.15 3.5~6.0 2.5~6.0 0.5~2.0 5.0*** 0.5 睾丸 暂时不育 永久不育 卵巢 不育 晶状体 可查出的浑浊 视力障碍(白内障) 骨髓 造血功能低下 多年中每年以很多分次照射或迁延照射接受剂量时的年剂量(Sv · a-1) 在分很多的照射或迁延照射中受到的总剂量(Sv) 在一单次短时照射中受到的总剂量(Sv) 组织和效应 注:*:引自ICRP,1984;**:NA (not applicable)表示不适用,因为该阈值取决于剂量率而不取决于总剂量;***:给出的范围为2~10Sv。 一、辐射生物效应分类 表 1-2 人类全身受低LET均匀急性照射诱发综合征和死亡的剂量范围 30~60 10~2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