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doc

发布:2018-11-27约1.1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新课程课标》中指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邓小平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不仅要求教育内容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教学手段也要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相适应。现代教学媒体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将多媒体和教育过程中各个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把它立体化、全方位融入小学生学习教育中,创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疏通教育过程中的疑难,而且最大限度地向学生提供和展示充分的感知信息,缩短学生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极大地激发学生自觉吸收知识的主动性。?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意识?正文: 《新课程课标》中指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着重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小平同志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不仅要求教育内容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且教学手段也要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相适应。现代教学媒体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将多媒体和教育过程中各个要素实现优化组合,把它立体化、全方位融入小学生学习教育中,创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疏通教育过程中的疑难,而且最大限度地向学生提供和展示充分的感知信息,缩短学生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极大地激发学生自觉吸收知识的主动性。? 信息化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的最基本素质,而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使用,可无限延伸学生的感官,拓宽感受的时空领域,促进其丰富的想象力,形成自觉启动多种器官协同工作的好习惯,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要做好一切,兴趣最主要。 [1]?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 [2]?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3]《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乔志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