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i和arb与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合理治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容提要 传统理论与无法解释临床证据 即使连续使用长达数年,ACEI依然持续、平稳降低血压 ACEI拥有ARB无可逾越的循证医学证据,使用时间愈长,降低心、脑、肾不良事件愈显著 ? Ang-(1-7) 血管紧张素家族的重要成员 RAS系统中重要的七肽生物活性组分 通过特异受体介导其作用 作用不被AT1和AT2受体拮抗剂抑制 特异性受体拮抗剂:D-Ala-Ang-(1-7) 特异性受体: AT(1-7)受体 Ang-(1-7)的代谢途径 Ang-(1-7)对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 Ang-(1-7)的生理作用 降血压作用 血管保护作用 血管扩张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调节水、钠平衡作用 Ang-(1-7)小结 是血管紧张素家族重要成员之一 来源于Ang I, 被ACE降解失活,反过来又可抑制ACE活性 ACEI通过两条途径使Ang-(1-7) 升高 有降压、血管保护、调节水钠平衡作用 与缓激肽(BK)在血管保护方面有协同作用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缓激肽对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 缓激肽(BK) 的主要功能 体内最强的扩血管物质之一 舒张冠状动脉,心脏血流量增加 ,射血功能增强 调节血管及非血管平滑肌功能 具有利尿利钠效应,参与水盐平衡调节 抑制ADH在集合管的水、钠重吸收效应 ADH:抗利尿激素 缓激肽(BK)与高血压 原发性、肾性高血压患者 内源性缓激肽不足 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因盐皮质激素增加导致高血压外,其它高血压都可能存在肾脏缓激肽释放不足 ACEI的降压作用与体内缓激肽水平升高有关 内容提要 JNC7— 唯有ACEI拥有全部6个强制性适应证 ACEI与心室重构 SAVE 随机 双盲 安慰剂对照 卡托普利 2231人 随访42个月(24-60个月) 结果:卡托普利组总死亡危险降低19%;心梗复发危险降低25%; 由于心梗复发的死亡降低32% AIRE 随机 双盲 安慰剂对照 平行 雷米普利 2006人 随访15个月(6个月) 结果:雷米普利组总死亡危险降低27%;猝死危险降低30%;由于心衰的死亡降低18% TRACE 安慰剂对照 Trandolapril 1749人 随访24-50个月 结果: Trandolapril 降低心血管死亡、猝死和心衰进展的危险,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75,0.76和 0.71。 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降低胰岛素抵抗 粘附分子表达↓,LDL氧化↓,单核细胞移动及密度↓(J Cardiovascular Phar 1994) 改善内皮功能,↓PAI,↑tpa等作用 可能降低癌症的发生(Lancet 352:170,1998) Incident cancer↓ 28% Fatal cancer↓ 35% 内容提要 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或有MI病史的患者,不耐受ACEI者 ARB可作为替代治疗 病例1 病例1 研究证实: AngⅠ不仅可以在ACE的作用下生成Ang Ⅱ,还可以在特异性肽链内切酶的作用下生成Ang-(1-7)。而Ang-(1-7)可被ACE降解为无活性的多肽。 缓激肽:逆转左室肥厚的重要因子 Linz等通过结扎大动脉诱发大鼠出现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LVH)。 32 然后给予组织ACE抑制剂雷米普利1mg/kg/日,持续6周,结果防止了血压的升高(未显示)和LVH的发展。而给予较低的剂量10 mg/kg/日,6周后未能阻止血压的升高,对血浆ACE的活性也无影响,但是阻止了LVH的发展。 如果同时给予 B2 受体阻滞剂,则抵消了任何剂量下ACE抑制剂的抗高血压和抗心室肥大作用,这说明以上疗效均由缓激肽所介导。 ACEI与危险因素控制(一) ABCD 随机 双盲 安慰剂对照(正常血压者) 平行 依那普利 尼索地平 950人 随访5年 结果:高血压患者依那普利与尼索地平治疗血压、血糖和血脂控制水平相似,但前者致死及非致死性心梗发生明显低于后者。 FACET 随机 开放 平行 Fasinopril 氨氯地平 380人 随访3.5年 结果: 1.两组均有效降压;血糖、血TCHO、HDL、糖化血 红蛋白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差异; Fasinopril 组急性心梗、脑卒中和心绞痛住院的联合终点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 CAPPP 随机 开放 平行 盲终点 卡托普利 传统治疗 10985人 随访平均6.1年 结果:卡托普利组心血管死亡率低于传统治疗组,而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后者,两组心梗率相似。三个终点联合发生率两组相似。 UKPDS 随机 开放 阶层分析 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