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色花》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3-10-15约1.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色花 教学目标:1、掌握朗读技巧,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3、由此及彼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朗读技巧的把握。 教学难点:朗读中把握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学学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在《秋天的怀念》中我们用深沉低缓的感情基调读出了母亲对我的刻骨铭心的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泰戈尔的抒情诗《金色花》来感受不一样的挚爱亲情。 文段对比引出散文诗的概念 岑参的《白雪歌宋武判官归京》中白雪的描写,老舍《济南的冬天》中暴雪覆盖下的小山的描写,鲁迅《雪》中对雪的描写,得出:有诗的情绪和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的便是散文诗。 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任务一: 依据之前学习朗读积累的经验,自由朗读《金色花》,确定感情基调,做好朗读批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1、朗读课文,“我”在变成金色花后跟妈妈捉迷藏,之后成为金色花的“我”都做了什么,根据文章描述想象一下,这都是一幅幅怎样的画面,依据画面来确定朗读基调。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了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捉迷藏,充满了母子之间的欢乐。轻松、活泼、温馨的感情基调。 2、请同学们依据之前的积累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面,做好诵读批注,读出自己的感受。 3、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这两个句子的语气语调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与《散步》中小男孩的语气语调进行比较 语句: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语气语调: 小男孩发现了四个人中两个组合都是“妈妈”和“儿子”,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多么活泼可爱,机灵聪慧的小男孩儿啊!朗读时要读出小男孩发现“秘密”的惊喜,发现“秘密”的骄傲。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分析: 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语气语调: 前一句读出母亲的担忧;后一句要读出欣喜嗔怪的语气。 “我不告诉你,妈妈。” 分析: 孩子撒起娇来了,为了能为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不要让她知道 语气语调: 这句应该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学习任务二: 让我们跟着范读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吧!也可以读出自己的创作和感受,朗读的时候请大家思考:这是一朵怎样的金色花,“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只是为了好玩吗? “我”变成一朵金色花,不只是为了好玩是为了可以时刻关注妈妈,能始终跟妈妈在一起,并且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想瞒着妈妈,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爱。 学习任务三: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温馨的母子之情,沐浴着母爱的孩子,多么天真、快乐。请同学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诵读这首散文诗吧。 作业: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真是个调皮的孩子呀!同学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体验呢?请大家以“假如,我变成了……”开头,发挥想象,写一段话,读给身边的亲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