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
教学计划
学科: 数 学
年级: 二 年 级
教师: 郭柯芳
学校: 五显中心 小学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班级
情况年 级二班级人数 人执教老师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孩子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一”和“十”,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的组成,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班级中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已初步的具备了观察、理解、思考的能力和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但鉴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学习方法和习惯仍未养成,及个别学生学习不够主动,平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却不愿对以前所学知识掌握的不够,在新的学期里,仍需下大力度引导和培养,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取得好的成绩,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班级质量分析主 要 成 绩存 在 问 题
本
册
教
材
应
达
到
的
教
学
目
的
要
求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全
册
重
难
点
全册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全册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教
学
能
力
培
养
与
教
学
措
施1、让学生经历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落实“双基”
3、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有效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重视算理算法教学,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5、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6、
第 一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长度单位总教时4教材
分析
本单元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更加尊重知识形成的本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重点
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能力培养及
教学设想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第 二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总教时15教材
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