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华光学课件及习题答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Questions: 这两个光源的颜色(λ=?) 实验观测时,下面两种情况的不同:①只有一个光源照明;②两个光源同时照明。 两个光源同时照明时,两个光源之间互相影响吗? 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的? 在下面①②③三种情况下,观察者看到的光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在观察者和光源之间放置【①0个;②1个;③2个】透明晶体片,已知每个晶体片本身不吸收光。 绪 论 一、光学发展的概况 光学发展的五个时期 一、萌芽时期 公元前500年~公元1500年 经历大约2000年 面镜、眼镜和幻灯等光学元件 已相继出现 二、几何光学时期 1500~1800,大约300年 三、波动光学时期 1800~1900,近100年 1、杨氏利用实验成功解释了光的干涉现象 2、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成功解释了光的衍射 3、菲涅耳公式成功地解释了光的偏振现象 4、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证明光是电磁波 5、傅科的实验证实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6、波动光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光的波动说战胜了光的微粒说 四、量子光学时期 1900~1950,近50年 1、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 黑体辐射问题 2、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 光电效应问题 3、光的某些行为象经典的“波动” 4、另一些行为却象经典的“粒子” 五、现代光学时期 从1950年至今 1、全息术、光学传递函数和激光的问世 是经典光学向现代光学过渡的标志 2、光学焕发了青春,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 飞速发展 1)智能光学仪器 2)全息术 3)光纤通信 4)光计算机 5)激光光谱学的实验方法 二、 光 强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其中: 频率: 真空中的光速: 对应的频率范围: 电磁波(包括光波),只要光子能量不变,其光波频率就不变。E=hν,E是光子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ν是光波频率。 在不同介质里频率不变,但是波速要变,所以波长肯定变,波长变了光的颜色应该要变吧? 光的颜色由频率确定,而频率是光源的性质,与光通过的介质没有关系。波长改变,是与光速改变相适应的,与频率没有关系! 2)光强: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光功率, 或者说,光的平均能流密度 3)光强表达式: 分别是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率 分别是真空介电常数和真空磁率 在光频波段 故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动方程: 可得: 在不同媒质中有: 在相同介质中有: 4)相对光强: 注意: 光强是一个平均值 5)光强定义为一个平均值的原因 响应时间:能够被感知或被记录所需的最短时间 人眼的响应时间: 最好的仪器的响应时间大约: 光波的振动周期: 人眼和接收器只能感知光波的平均能流密度 有实际意义的是光波的平均能流 三、光 谱 1)单色光:仅有单一波长的光叫单色光, 否则是非单色光。 2)谱密度: 3)光谱:谱密度随波长变化的分布曲线 4)连续光谱:光谱随波长的变化分布连续叫做 连续光谱. 5)线光谱:光谱集中在一些分立的波长区 间的线状谱线,就叫线光谱。 第一章 光和光的传播 §2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1 几何光学三定律 1.2 全反射定律 1.3 棱镜与色散 1.4 光的可逆性原理 (1)棱镜:由透明媒质做成的棱镜体 称为棱镜 (2)三棱镜:截面呈三角形的棱镜叫 三棱镜 (3)主截面:与棱边垂直的平面叫做 棱镜的主截面 (4)偏向角: §3 惠更斯原理 3.2 惠更斯原理的表述 在t时刻由振源发出的波扰动传到了波面S,惠更斯提出,S上的每一面元可以认为是次波的波源, 原理的优点: 提出了次波概念 原理的不足: 给不出新波面的强度分布 3.3 惠更斯原理对反射、 折射定律的解释 §4 费马原理 4.1 光程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