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一节阅读课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docx

发布:2018-06-21约4.1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一节阅读课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通州区第二中学王曙光摘要:本文就一节初中英语阅读示范课,探讨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分别从问题设计的循序渐进、读中追问、读后情感升华三个角度展开,进一步论证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关键词: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主导地位,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最为讲究的首推阅读的问题设计。提问,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问题设计得得体、巧妙,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在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质量;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所理解,符合学生的水平,使学生有思路可循,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提问要有训练思维能力的价值;提问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问题与问题之间,在内部联系上要相互衔接,层层深入;问题设计要有计划性,要全面安排提问内容。据此,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精心组织,甚至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可能有的几种回答;对于学生这种或那种回答怎么引导,怎么分析,怎么有意识训练学生能力等,都要在事先有所估计,有所考虑。我根据自己的一节初中英语阅读示范课,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谈几点看法。 一、读中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过程。因此,教师在读中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环环相扣,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化。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大致分为两大类,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这两大问题在整体阅读教学中缺一不可。但是,我认为需要根据阅读阶段和学生的语言水平进行合理搭配,从封闭式问题向开放式问题有层次地过渡。例1:初中英语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Unit 5 Lesson15 Life in the 1950s这一课,教师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设计一个一级问题:Whose family is talked about? 这个问题的答案分别位于文章两个段落的开头,这样可以有序地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再针对文章的两个段落分别设置二级问题:Sheila’s family in the 50shousingThey lived in a ____ house with ______.Things they didn’t have_____________________ a fridg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ings they had a radio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ad the second paragraph and finish the T/F questions.Q1. Tom’s family lived in a house with a big garden. ( )Q2. Tom had a tree house and a new car in the 50s. ( )Q3. Tom’s family had a color TV in the 50s. ( )二级问题是顺着一级问题的思路提出来的,可以有序地引导学生找读文中关键信息,二级问题在一级问题的基础上对细节进行处理。这样的问题设计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参与度,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教学效果。二、读中追问,开发学生思维阅读教学过程中,在师生、生生对话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即时生成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学生对文章话题的主动思考。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契机,适时追加提问,来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思维。在初中英语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Unit 5 Lesson15 Life in the 1950s教学时,教师多次使用追问这一教学技巧。例2:在第二遍阅读环节中,教师先让学生阅读第一段,针对In the UK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本部分细节的关注。Sheila’s family in the 50shousingThey lived in a ____ house with ______.Things they didn’t have_____________________ a fridg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ings they had a radio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设计得精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