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导言与第三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普通话“关上啊”(guān shāng ā)的国际音标为: [kuan ?ɑ? ?A] 表示韵腹的三个主要元音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前a、后ɑ、 央A),三者随便互相替换,也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 这三个音素可以归为一个/a/音位。即: /a/——[a]、[A]、[ɑ] 能够互相替换而不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几个音素可归为 一个音位。又如: 北京话里的“闻”,有人念[w?n],有人念[??n],北京人听了都一样,其中[w]和[?]的读音差别没有造成意义的不同,所以,这两个音在北京话里就可以归纳到一个音位中,即: /u/——[u]、[w]、[?] 几个音素不仅存在音质差异,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的,可归为不同的音位。如: 汉语普通话[tA55](搭dā)、[t‘A55](他tā)词义的 不同,就是靠[t]、[t‘]来区别的,所以它们是两个不同的音 位,即:/t/:/ t‘/。 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音位是有限的,人们发出的 音素很多,其中有的可以区别意义,有的不能。 音位是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 音位与音素的关系: 音位是一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素是构成音位的基础。 但音位同音素有别: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语 音单位,音质的不同就能表明音素的不同;而音位则是从辨 义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所以音质的不同并不能表 明音位的不同。 音位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如普通话中[n] 和[l]是两个不同的音位,而在汉语某些方言里[n]和[l]并 没有辨义作用,使用该方言的人听起来差别很小,则属 于同一个音位。又如[f]和[h]也是如此。 二、归纳音位的原则和方法 归纳音位的原则,通常有三种,即语音的辨义功能、 互补分布和音感差异。 1.辨义功能。它着眼的是音位的对立,如果两个音素的语音差 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那么这两个音素就可以考虑划归两个不同的音 位。所以,辨义功能讲的是音位的“分”。 例如英语存在“[-in]”这样的语音环境,如果分别用[p] [b] [t] [d] 等音素填充替换,可以得到pin(别针)、bin(仓)、tin(罐头)、din(喧闹声)等不同词的不同语音形式,这说明[p]、 [b]、[t]、[d]等音素能够区别意义,处于对立关系中,应定为不同的音位。 2.互补分布。它着眼的是音位的同一性,亦即非对立性。如果两个音素虽然有语音差异,但它们往往处于互补分布状态,在甲出现的位置不会出现乙,那么这两个音素就可以考虑归为同一个音位。所以,互补分布讲的是音位的“合”。 如汉语普通话[?] [a] [A] [α]四个音素归并为一个音位 /a/。 “关上啊”(guān shāng ā [kuan ?ɑ? ?A]) 3.音感差异。有些处于互补分布状态的音素,人们似 乎很难接受将它们归为同一个音位。于是,便将音感差异 作为一条标准,作为对互补分布的补充、约束:如果处于 互补分布中的两个音素,在这种语言的使用者听来音感差 异明显,那么这两个音素,还是考虑分属两个音位,如普 通话中[m]、[?]就分别归纳为两个音位/m/:/?/。所以, 音感差异是对互补分布的一个反动,讲的也是音位“分”。 也即:处于互补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 似的条件下才可以并归为一个音位。 三、音位和音位变体 不具备辨义功能或处于互补分布状态、音感 差异不大的音素归属同一个音位,这些同属一个 音位的不同音素就是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 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 般和个别的关系。例如: 哀[ai] 烟[i?n] 啊[A] 熬[ɑu] /a/由于出现的语音环境(条件)不同,受到的影响不同,实际读音也 不大相同。 但这些不同的读音,当地人听起来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没有区别 意义的作用,所以说它们是/a/的“音位变体”,即: /a/——主要音位变体有[a]、[A]、[ɑ]、[?] 音位变体依据其划分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由变体 和条件变体。 可以出现在同一位置却不具有辨义功能的几个音素叫做 音位的自由变体。如合肥话中的[n]和[l],北京话里的[w]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