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课旨在通过中古时期亚洲历史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全球视野。通过分析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分析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历史现象,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解释;2)时空观念,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发生和发展;3)文化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强文化自觉;4)全球意识,培养学生关注世界历史进程,理解不同文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互动与影响。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①
①中古时期亚洲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
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亚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2.教学难点,①
①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社会变革;
②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理解不同文明在亚洲地区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②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运用地图、史料等多种途径,全面把握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历史脉络。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白板。
2.课程平台: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教材配套资源平台。
3.信息化资源:中古时期亚洲历史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资料。
4.教学手段: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历史地图绘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丝绸之路对亚洲历史的影响。
2.提出问题:丝绸之路在古代亚洲的传播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它对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3.学生分享: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知识,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背景和影响。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中古时期亚洲的政治特点(5分钟)
-讲解中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如唐朝的盛世与衰落。
-分析阿拉伯帝国的兴衰过程,探讨其政治制度的特点。
-讨论印度半岛的莫卧儿帝国,分析其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
2.中古时期亚洲的经济特点(5分钟)
-介绍丝绸之路的贸易情况,分析其对亚洲经济发展的贡献。
-讲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如唐朝的陶瓷、丝绸、铜器等。
-分析印度、阿拉伯等地的经济特色,如印度的佛教艺术、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等。
3.中古时期亚洲的文化特点(5分钟)
-讲解佛教在亚洲的传播与影响,如唐朝的佛教文化。
-分析伊斯兰文化在阿拉伯半岛的兴起,探讨其对亚洲文化的影响。
-讨论印度、波斯等地的文化特色,如印度的梵文、波斯诗歌等。
4.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5分钟)
-分析丝绸之路对文明交流的作用,如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播。
-讨论亚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文明交流对亚洲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文明交流的影响。
2.课堂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1:请简要介绍唐朝的政治特点。
2.提问2:丝绸之路对亚洲经济发展有哪些贡献?
3.提问3:佛教在亚洲的传播对文化发展有何影响?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中古时期亚洲历史的认识,以及文明交流对亚洲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六、教学拓展(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是否了解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请举例说明。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了解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
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历史,培养全球意识。
总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丝绸之路:一部跨越千年的历史》
-《中亚古代文明史》
-《印度古代文明》
-《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唐朝的历史与文化》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探究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贸易商品以及对中国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影响。
-研究中亚地区的古代文明,如贵霜王朝、萨珊王朝等,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分析佛教在印度、中亚、中国等地传播的历史过程及其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研究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兴起,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