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四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主要内容包括:1.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政治制度;2.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特点;3.亚洲各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历史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史实等资料,理解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
2.增强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分析历史文献,探究亚洲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点。
3.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引导学生对中古时期亚洲各国历史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形成对亚洲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
4.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从亚洲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政治制度特点。例如,通过分析唐朝的科举制和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制度,让学生理解不同文明背景下政治制度的多样性。
-重点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特点。例如,通过比较唐朝的农业经济和阿拉伯的贸易繁荣,引导学生认识到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重点三:亚洲各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例如,通过探讨唐朝与吐蕃的和亲政策,以及阿拉伯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使学生理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对复杂历史现象的理解与分析。例如,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中古时期亚洲各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二:跨文化比较能力的培养。例如,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这些特点背后的文化背景。
-难点三:历史思维的培养。例如,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亚洲各国在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中的互动,以及这些互动对区域甚至全球历史的影响。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触控一体机、历史地图册
-课程平台:学校历史教学平台、在线历史教育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中古时期亚洲各国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历史文献扫描件
-教学手段: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历史情境模拟、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四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并谈谈你们对亚洲历史发展的一些初步认识。
(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我了解到亚洲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老师)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从中古时期亚洲的历史开始,探究这个时期亚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二、新课导入
1.政治制度特点
(老师)首先,我们来探讨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政治制度特点。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吗?
(学生)唐朝是封建王朝,阿拉伯帝国是伊斯兰教国家,两者在政治制度上有所不同。
(老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唐朝的科举制和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制度,来深入了解这两大政治制度的异同。
2.经济文化特点
(老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特点。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和阿拉伯帝国的农业经济和贸易发展情况吗?
(学生)唐朝的农业经济发达,阿拉伯帝国的贸易繁荣。
(老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比较唐朝的农业经济和阿拉伯的贸易繁荣,来分析这些特点背后的原因。
3.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
(老师)最后,我们来探讨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与吐蕃的和亲政策,以及阿拉伯与欧洲的贸易往来吗?
(学生)唐朝与吐蕃的和亲政策有助于民族关系和谐,阿拉伯与欧洲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老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探讨唐朝与吐蕃的和亲政策,以及阿拉伯与欧洲的贸易往来,来理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
(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课堂讨论。请围绕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中古时期亚洲各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亚洲各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对亚洲各国历史发展有哪些影响?
(学生)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
四、课堂总结
(老师)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特点以及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以下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1.中古时期亚洲各国的政治制度特点:唐朝的科举制和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制度;
2.亚洲各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因:唐朝农业经济发达,阿拉伯贸易繁荣;
3.民族关系和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