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方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方法
一、“半叶法”-测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产量。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的量
【例1】某研究小组用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其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见图1),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h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mg (dm2·h)。
问题:若M=MB—MA,则M表示____ 。
【解析】如图l所示,A部分遮光,这半片叶片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仍可照常进行呼吸作用。另一半B部分叶片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设初始质量为a,呼吸作用消耗质量为b,净光合质量为b,则:MA=a—b,MB=a+c,所以:M=MB -MA=c+b,即M表示总光合作用质量。
这样,真正光合速率(单位:mg/dm2.h)就是M值除以时间再除以叶面积。
【答案]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h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二、气体体积变化法—一测光合作用O2产生(或CO2消耗)的体积
【例2】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光合速率的测试实验(忽略温度对气体膨胀的影响)。
(1)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在该装置的小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适量;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放在适宜温度的环境中;th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X值。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在该装置的小烧杯中放入NaHCO3缓冲溶液适量;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1h后记录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得Y值。
请你预测在植物生长期红墨水滴最可能移动的方向并分析原因,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项目
红墨水滴移动方向
原因分析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速率
a.
C.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
b.
d.
【解析】(1)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时,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而释放的CO2气体被装置中烧杯里的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向左移动的距离X就代表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O2量,即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烧杯中放入的NaHCO3缓冲溶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又处在植物的生长期,其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强度,表现为表观光合作用释放O2,致使装置内气体量增加,红色液滴向右移动,向右移动的距离Y就代表表观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也就是表观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故,依据实验原理: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表观光合速率,就可以计算出光合速率。
【答案】a.向左移动c.将玻璃钟罩遮光处理,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而释放的CO2气体被装置中烧杯里的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红色液滴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d.装置的烧杯中放入的NaHCO3缓冲溶液可维持装置中的CO2浓度;将装置放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在植物的生长期,光合作用强度超过呼吸作用强度,表现为表观光合作用释放O2,致装置内气体量增加,红色液滴向右移动
三、黑白瓶法——测溶氧量的变化
【例3】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6对黑白瓶中,从剩余的水样中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6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分别在起始和1h后以温克碘量法测定各组培养瓶中O2的含量,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光照强度(klx)
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3
IO
16
24
30
30
黑瓶溶氧量(mg/L)
3
3
3
3
3
3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 mg/L的原因是 。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 mg/L·h。
(2)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为 mg/L·h。
(3)光照强度至少为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