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 *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2课时) 第二节 离子反应 (3课时)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3课时) 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能找到你需要的书呢 我们身边的分类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学习和研究时,分类法是无可替代的?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完成〕课本P24页“思考与交流-1”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树状分类法:对 事物按照 进行再分类的方法.例如: 2、交叉分类法:对 事物按照 进行分类。例如: 同类 某种属性 同一 不同的标准 〔完成〕课本P25页“实践活动-3” 3、分类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⑴学习金属时:依据金属转化线 ⑵学习非金属时:依据非金属转化线 化学物质树状分类图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化学反应树状分类图 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反应 氧化物交叉分类图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化学反应交叉分类图 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反应 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 金属单质 金属氧化物 金属转化线和性质 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的盐 具有金属单质的性质 资料P15 是碱性氧化物的具有它的通性 资料P15 一般是碱应具有碱的通性 资料P15 一般应具有盐的通性 资料P15 非金属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转化线和性质 非金属氧化物的水化物 非金属的盐 具有非金属单质的性质 是酸性氧化物的具有它的通性 资料P15 一般是酸应具有酸的通性 资料P15 一般应具有盐的通性 资料P15 非金属氢化物 具有非金属氢化物的性质 〔练习〕完成课本P29页“习题-1”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及组成(课本P25页)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 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物。 分散质: 的物质。 分散剂:起 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2、分散系的分类 ①从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考虑,可以组成几种分散系? ②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考虑,分散系可分为几种? 分散在 被分散 容纳 九种 三种 固 液 固 气 固 液 液 气 固 液 气 气 实例 分散剂 分散质 空气 云、雾 烟、尘 泡沫 乳浊液:牛奶 悬浊液: 泡沫塑料 珍珠 有色玻璃、合金 实例 主要特征 分散质组成 分散质直径 浊液 胶体 溶液 1n m 1~100n m 100n m 分子或离子 分子的集合体或高分子 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 均一、稳定、透明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均一、较稳定、透明 CuSO4溶液蔗糖水 Fe(OH)3胶体、淀粉溶液 石灰乳、油水混合物 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散系可分为三种。 〔练习〕课本p29页“习题-5” 3、胶体(资料p16页) ⑴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 之间的分散系。(或10-9m—10-7m之间) (本质) 1nm—100nm ⑵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视频) ①制备步骤:向 中滴加 溶液,继 续煮沸至 ,即为Fe(OH)3胶体。 ②制备原理: . 饱和FeCl3 沸水 红褐色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 + 3HCl ⑶性质 ①介稳性,属于介稳体系。 ②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和胶体。(阅读)课本P27页 ③布朗运动:胶体中分散质在作 运动 ④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作的 现象。 ⑤聚沉:胶体析出沉淀的过程。 不停地、无秩序地 定向移动 (胶粒带电是胶体稳定的主要原因) (胶体聚沉方法:ⅰ加热;ⅱ加入电解质溶液;ⅲ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次要原因) [问题]哪些措施可使胶体聚沉? 实例 能否通过半透膜 能否通过滤纸 特点 微粒组成 微粒直径 浊液 胶体 溶液 1n m 1~100n m 100n m 分子或离子 分子的集合体或高分子 小液滴或固体小颗粒 均一、稳定、透明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均一、稳定、透明 能 能 不能 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