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认识高矮数学教案.doc

发布:2019-05-16约4.5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认识高矮数学教案 篇一:数学:认识高矮 活动名称:认识高矮 活动目标 1.知道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比较物体的高矮,初步感知物体的高和矮。 2.愿意动手操作,并能大胆讲述比较的结果。 3.喜欢和同伴一起活动,感受学习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32—1,楼房叉子卡(两张楼房图卡,一高一矮),粉笔。 学具:幼儿用书P2、3,楼房叉子卡(两张楼房图卡,一高一矮),黑笔。 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麦斯的一家人。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高人、矮人走。 1. 教师:如果你是高人,你会怎么走?如果你是矮人,你会怎么走? 2.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游戏玩法。 教师说出信号“高人走”(矮人走),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幼儿踮起脚尖走(幼儿半蹲下走)。 二、问题解决 1.看楼房。 教师呈现任意摆放高矮不同的楼房:这是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幼儿目测并说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比高矮 教师:让我们来给房子搬家吧,把它们一起搬到同一个地面上,看看有什么不同? 教师画出一条地平线,引导幼儿学习说说并比较高和矮的方法。 师幼一起小结: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一定要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再看另一端,多出来的就是高的,另外一个就是矮的。 三、操作与拓展 1.出示挂图左半面,介绍操作内容和方法。 教师:图上有些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同清楚要求:请你将每一个矮的东西用笔圈出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提醒幼儿将矮的物品圈出来。 3.出示挂图右半面,介绍操作要求与方法。 教师:麦思一家也在比高矮,他们分成几组,你能看的出谁高吗?请你把每组中高的人用笔圈出来。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提醒幼儿将高的人用笔圈出来。 5.师幼一起检查操作结果。 展示一张正确的操作单,请幼儿将自己的操作单和其进行对比,检查是否是一样的。 活动延伸 1. 日常活动:摘果子 玩法:在场上布置高矮不同的小桥、围墙,场地另一端悬挂一些高矮不同的果子,请幼儿按照教师得要求去摘果子(教师可任意更换桥的或果子的高矮的要求) 2. 可收集一些筷子、吸管、瓶子来比一比谁高谁矮。 3. 亲子活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一家人两两在一起,让幼儿观察、比较说出谁高谁矮。 活动建议 教师展示的房子高矮相差不能太多,摆放时可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才有需要比较验证目测的结果。 篇二: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高矮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高矮 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高矮活动目的:1、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认识高矮、高矮的相对性以及高矮排序。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形、时空和空间等现象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活动准备:1、 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盒子、笔等等。2、 长颈鹿、小猴子的图片(小猴子站在椅子上,用布遮住只露出小猴子比长颈鹿高些)3、 红、黄、蓝三块积木。4、 气球2个、音乐《找朋友》、录音机。指导要点:1、 游戏《排气球》引入高矮话题请一高一矮2名幼儿拍气球,提问“他们都拍到气球了吗?为什么?”2、 游戏《找朋友》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3、 探究活动 ① 师:小朋友在比高矮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你跟 x x 小朋友比高了跟 x x 小朋友比又矮了?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小朋友去排一排、比一比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讨论一下为什么?② 幼儿自主探究教师重点就高矮的相对性、高矮的排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启发幼儿解决问题。4、 讨论问题、解决问题① 利用红、黄、蓝三块大积木的演示引导幼儿理解高矮的相对性。② 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高矮的排序。5、 活动的延伸通过长颈鹿和小猴子比高矮引导幼儿理解比高矮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6、 户外活动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评析:本次活动重在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尽量提供幼儿熟悉的材料,创造条件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教学活动。 篇三:认识高矮教案 数学活动:认识高矮 活动目标: 1、能直观比较两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图卡直接比较图卡人物的高矮。 活动准备: 高矮不同的玩偶数个。 人物图卡数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准备数个能站立的玩偶,拿出两个(高矮差异大)提问:说说看XX和XX,谁高? 2、幼儿直观比较两玩偶的高矮,并回答。 3、教师请两位幼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