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备战2015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频考点解读】
1.高考对本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物体的运动图象的掌握等方面,这些知识是学习后面物理知识的重要基础.
2.高考对基本概念单独命题进行考查的概率不大,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运动图象可能会单独命题,并且更多地体现在实际问题中与动力学、电磁学等知识综合起来考查,这是高考命题热点的一个视角.要视为备考复习的重点.
3.高考命题的题型可为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
【热点题型】
题型一 参照系的选取与质点运动
例1、一列长为l的队伍,行进速度为v1,通讯员从队伍尾以速度v2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
【提分秘籍】
参考系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参考系,会使解题变得更加简单.
【举一反三】 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
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是讲错的
C.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都对了
D.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就可能都对了
【热点题型】
题型二 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2、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在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运动到乙地,经过乙地速度为60 km/h;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为120 km/h;求汽车从甲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
【提分秘籍】
1.平均速度的常用计算方法有:
(1)利用定义式,这种方法适合于任何运动形式.
(2)利用,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利用=vt/2(即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也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求平均速度的关键是明确所求的是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或哪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举一反三】[来源:学科网]
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热点题型】
题型三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计算
例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 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解析:逐项分析如下:
【提分秘籍】
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计算时要注意方向性.对于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方向问题.处理一条直线上的矢量加减时,选定正方向后,可用“+”“-”表示矢量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为“+”,与正方向相反的,为“-”.
【举一反三】[来源:学+科+网Z+X+X+K]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
时刻/s 1.0 2.0 3.0 5.0 7.0 9.5 10.5 速度/m·s-1 3 6 9 12 12 9 3 (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否为12 m/s?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
(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热点题型】
题型四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例4、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1 s内位移为6 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 s内位移为2 m,求:
(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大小;
(2)整个减速过程共用多少时间.
【提分秘籍】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见方法
方 法 分析说明 一般公式法 一般公式法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推论三式.它们均是矢量式,使用时要注意方向性.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其余与正方向相同者为正,与正方向相反者取负 平均速度法 定义式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 (v0+vt)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间时刻速度法 利用“任一时间t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即vt/2= ,适用于任何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求解 逆向思维法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反向研究问题的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