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突破-备战2015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频考点解读】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v-t图象,并会用它们解决问题.
2.掌握追及与相遇问题的特点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热点题型】
题型一 对运动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
例1、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提分秘籍】
1.一看“轴”:先要看清两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即图象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二看“线”:图象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在v-t图象和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运动情况.
3.三看“斜率”:x-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4.四看“面积”:即图线和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但也要看两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例如v和t的乘积vt=x有意义,所以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x-t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无意义.
5.五看“截距”:截距一般表示物理过程的初始情况,例如t=0时的位移或速度.
6.六看“特殊点”:例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例如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v-t图象的交点表示速度相等.
【举一反三】
某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他的运动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
A.0~10 s加速度向下,10 s~15 s加速度向上
B.0~10 s、10 s~15 s内都在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速运动
C.0~10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100 m
D.10 s~15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75 m
【热点题型】
题型二 运动图象的应用
例2、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
的距离为x,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应是 ( )
A.v= B.v=
C.v D.v
【提分秘籍】运用图象解答物理问题的主要步骤与方法
(1)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所需求解的物理量,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确定所需的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
(2)根据题意,找出两物理量的制约关系,结合具体的物理过程和相应的物理规律作出函数图象.
(3)由所作图象结合题意,运用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和推理,从而找出相应的变化规律,再结合相应的数学工具(即方程)求出相应的物理量.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两物体由高度相同、路径不同的光滑斜面由静止下滑,物体通过两条路径的长度相等,
通过C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且到达最低点B、D时,两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沿AB斜面运动时间较短
B.物体沿ACD斜面运动时间较短
C.物体沿两个光滑斜面运动时间相等
D.无法确定
【热点题型】
题型三 追及与相遇问题
例3、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
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提分秘籍】
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
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
口.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xB,则能追上;若vA=vB时,xA+
x0=xB,则恰好不相撞;若vA=vB时,xA+x0xB,则不能追上.
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解题思路和方法
5.解题技巧
(1)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2)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举一反三】
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为vA=10 m/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