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与建设法治的政府.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一三年四月;;依法行政与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建立结伴而行
在我国,依法行政的概念出现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并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深入研讨。
;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依法行政”的概念。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各级政府机关都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依法行政的要求。
;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上指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第一次将依法行政提到了作为依法治国重要基础的高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
1999年国务院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2003年3月,新一届国务院修订《国务院工作规则》,将依法行政正式确立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原则之一,并明确规定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200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2010年,国务院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明确了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
2010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1.法治精神正在逐步形成和确立,法治
已成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什么是法治精神; 2.基本上改变了行政管理工作无法可依的状况。
2011年,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到2013年3月底,我国现行有效
法律 243 件 /4+1+1+1=7
行政法规 721 件/ 16+2+9+1=28
地方性法规 9000 多件
数以万计的部门和政府规章/229+24+95+10=358; 1993年 行政诉讼法 1994年 国家赔偿法
1996年 行政处罚法 1999年 行政复议法
2000年 立法法 2003年 行政许可法;3.建立了行政执法的组织体系和法制工
作机构。
;4.依法行政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履行管理
职能的主要方式,政府及其部门的职
能正在逐步有效转变。
;5.加强了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监督和
保障了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行政???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权力,并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本质是依法规范、约束行政权力
;依法治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
法治政府:按照法治的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要受法律规范和制约。;2010年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建立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内在要求和主要途径。
建设法治政府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
法治国家是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明确为我国的一种治国方略和治国的体制。
;;合法行政 合理行政
程序正当 高效便民
诚实守信 权责统一
;
合法行政
;
合理行政
;
;
;程序正当
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
应当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高效便民
效率原则: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讲究廉价成本。
便民原则:采取最快捷和最节省的手段,遇事不相互扯皮推诿,不人为设置不必要的关卡和障碍。
;诚实守信:行使行政权力应当真实、善良、准确,信 守承诺。
;权责统一
;1.由人治观念向法治理念的转变
; 2.由行政命令决定职权观念向法律决定职权
理念的转变
原则上,凡法律、法规没有授予的,行政机关不得为之
凡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公民皆可为之
; 3.由权责分离观念向权责统一理念的转变
职权是法律授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和管
理社会的权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