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严格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主讲人 应松年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
依法行政从1993年提出来,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到现在有十年以上了。关于依法行政介绍以下几个问题,一个是什么叫做依法行政;第二个就是依法行政是在依法治国的环境当中提出来的,所谓依法行政跟依法治国的关系;第三个问题依法行政包含着哪些基本的要求;最后简单介绍关于加强和健全行政监督机制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依法行政的基本含义。
什么叫做依法行政呢?有一些不同的提法,王钟一同志在国家行政学院给省部长研讨班上讲依法行政的时候,他说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法定职责,既不失职,又不越权两方面。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这是这么一段话。从这段话来看,依法行政大概要说这么几个意思。
第一个,依法行政是行政机关去依法行政,所以依法行政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了,就是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因为这两个方面了,在国家公共行政当中,一方面希望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够遵守法律;另外一方面就是行政机关作为一个管理机关,它也要依法行政。在依法行政内容上来说,主要是指的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不是指我们要求老百姓怎么样遵守法律,老百姓如果不遵守法律的话,我们怎么管理等等。那方面的事情是重要,但是我们这里说的是对行政机关的要求。因为是对行政机关的要求,所以依法行政按照钟一同志的说法,主要内容是治官、治权,治理官员、治理权力。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要把整个社会治理好、管好,首先应该把管理者自己管好,管理者首先要被管理,依法行政说的就是内容,治官、治权,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了解了治官,依法行政是治官、治权的,我们才能够抓住依法行政的核心所在。我后面讲到对依法行政的一些基本要求,说的也是对行政机关提出的一些基本要求,不是对老百姓提的要求。
第二,依法行政的行政是公行政,不是私行政。
也就是说是管理公务公众之事,公共方面的事务,公共行政。不是,比如说我们机关内部都有行政处、行政科,这是内部事务的管理,这是私行政。这的行政指的是公共行政,是众人之事。
第二个意思还包括,行政狭义的说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行政。但是现在全世界都把行政作为一种广义来了解的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就是只要是属于公共事务方面的事情,都可以叫做公共行政。既然范围比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行政要广,有好多行政事务,公共行政方面的事务是有社会广义的,社会方面的,社会组织、行业组织这些机构、这些组织、团体机关。
《行政许可法》里面不是有一个,有一些需要为公众服务的、需要特别的技能、特别的信誉的这些人的资格、资质,单发一个资格、资质,这里的东西也是属于许可的范围。但是《许可法》里后面有一句话,这些资格、资质,获得这些资格、资质的人怎么获得,后面怎么管理,这一套是属于许可的范围。按《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可以把这一类的事情逐步的移交给社会组织,社会的行业组织、中介组织,移交给社会组织自律,通过自律来解决问题。将来这些社会组织的形式的这些方面的权力,这就是公共行政,所以说范围比较广。
我们法律里面现象一般的提法,就是行政机关是行使行政权力的,它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给它以后,这些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也可以行使一些公共权力。
第三个,依法行政的法从本源就是法律。
比如说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本源上来说,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法律。如果行政法规跟法律是保持一致的,依法行政的法也包括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如果跟法律、行政法规保持一致的,地方规章跟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保持一致,规章也可以纳入到依法行政的法律的范围上来。大致上说我们的国家,一般说法律规范是从这么四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如果是规章、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都跟法律保持一致了,也可以说下个位级的法律规范和上个位届的保持了一致,也可以说是依法行政的法。如果不保持一致,就不能依照它来办。
第四个,强调了一个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这一点咱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了,这几年来大家都感觉到,凡是行使权力的地方都应该有监督,有权力必须有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就是一个危险的权,绝对不受监督的权力,那肯定是要腐败的。所以说监督的观念已经是我们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就是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必须加强法律监督。
最后一点,依法行政的目的是为了确实保证公民权力。十五大里面谈到依法治国,后面有一段专门讲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它原来的意思是这样说的,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确实保障公民权力。依法行政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力,这跟我们现在提的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等等思想是一致的。就是依法行政的最后目的是为了保护公民的权力。
我也看到这么一种提法,比如说依法行政既要保障公民权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