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分子间
作用力;定义;补充
说明;定义;探究;【点拨】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及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温度;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思维导图 构建体系;3.如图18-3所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 ,砂石的比热容 ,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变化 ,砂石温度变化 。???;;2.“端午浓情,粽叶飘??”。“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将两个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合 nm。?;3.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18-4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这是因为 ,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力。?;4. [2018·广安]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内能不变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5.对于如图18-5所示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B.图乙中,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C.图丙中,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D.图丁中,小蒸汽轮机是利用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来工作的;;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0 ℃ 的冰块,其内能为零;7.关于物体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8.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与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E.比热容是物???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F.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冷却剂
G.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大
H.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I.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传热介质,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9. [2019·福建] 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10.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 J/(kg·℃),把质量为2 kg,温度为30 ℃的铝块加热到100 ℃,铝块吸收的热量是 J。?
11.质量为2 kg的某种物质温度从20 ℃升高到40 ℃时,吸收的热量是1.88×104 J,该物质的比热容是 J/(kg·℃)。?
1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2 g,放出920 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20 ℃,铁钉的初温为 ℃。?
[c铁=0.46×103 J/(kg·℃)];1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8-6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在10 min内吸收的热量为[c水=4.2×103 J/(kg·℃)]( )
A.0.84×105 J
B.1.2×105 J
C.2.52×105 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14.某实验小组利用酒精灯对500 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图18-7所示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已知c水=4.2×103 J/(kg·℃),由图像可知 ( )
A.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
B.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C.冰在熔化前内能增加4.2×104 J
D.在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4 J;;;;;;;【设计和进行实验】
1.主要器材:①测量工具:温度计、停表和天平(选用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进行实验)。
②热源:酒精灯或电加热器(电加热器更好,因为内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