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3.3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决战2018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原卷版).doc

发布:2018-03-20约5.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部分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动理论: ()热运动: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分子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同一个物体(物态不变),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分子间距发生变化时,物体的体积也会变,其内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物体内能的大小: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及物态有关。 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与体积、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例如:摩擦生热);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例如:通过活塞向盛有水的烧瓶里打气,当活塞从瓶口跳起时,烧瓶中出现“白雾”)。实质:能量从一种形式的能(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 2)热传递: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存在着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变得相同(即没有温度差)为止。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4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整个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动能;整个物体也可以处于相对高度为零的位置而没有势能,但它一定具有内能。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5热量、温度和内能:“热量不能含、温度不能传、内能不能算”。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过程,有了内能的转移,才能讨论热量问题。所以物体本身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热量,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 2)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但是它具有不可测量性,所以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的内能。 3)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能说将高温物体的温度传递给了低温物体。 三、比热容 () () (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2.热量的简单计算 热量的计算:(1)吸热:Q吸=cm△t=cm(t-t0);(2)放热:Q放=cm△t= cm(t0-t)。 其中: c—比热容,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m—质量,单位:千克(kg) △t—变化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单位:摄氏度(℃);t0—初始温度、t—末温。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A.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汽车的动力是由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提供的; C.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变式跟进1:(2016·深圳市)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两杯水,温度高的含有的热量多; B.冬天晒太阳使身体变暖,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C.酒精灯中的酒精燃烧一半后,剩余酒精的质量和热值都减小一半; D.去年冬天,深圳下起了小雪,雪花熔化时要放热 考点二:内能 (2015·深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冷水一定比热水的内能小,因为冷水的温度较低;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火炉烧水,是用做功的方法増加水的内能; D.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海水热,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变式跟进2:(2017?襄阳)海南黎族钻木取火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钻木取火是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阳春三月,襄阳万亩桃花香气袭人、飘香万里,这属于   现象。 考点三:比热容 (2015?深圳)夏天长时间放置在室内的甲、乙两个物体,甲的比热容大,乙的质量小,把它们同时放入同一个冰箱内冷却,经过一段时间温度稳定后( )。 A.甲物体放出的热量多;B.乙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C.甲、乙物体放出的热量一样多;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变式跟进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