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的实践———以《字的创意设计》主题化教学为例.doc

发布:2018-01-11约1.2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的实践 ———以《字的创意设计》主题化教学为例 【内容摘要】怎样将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课堂教学行动是每位老师一直在探索、在实践的长久课题。本文以《字的创意设计》为例,展开主题化教学。通过立足“人文”, 巧设情境,体验汉字文化艺术,让孩子乐学;立足“本位”,点拨启悟,探究美术字的创意,让孩子会变;立足“发展”,拓展空间,巧用美术字装扮学校标语,让孩子创美三个课时阶段的教学,使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一些美的东西,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掌握一些方法和规律,学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让他们从小学会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事物创造美,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使身心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主题化教学 有效课堂 人文 本位 发展 一、实践的背景 在中国美术教育书刊中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美术学科的教研员,在一次乘飞机前往北京的途中,与身旁的一位大学生朋友交谈,问他:在接受了12年的美术教育以后对美术有何印象?美术课的学习对生活品质的提高有何帮助?如女同学爱美,是否从对美术课的学习中获得了一些对服装款式和色彩搭配的方法?大学生朋友的回答是“没有任何影响”“没有什么帮助”。之后这位教研员在为美术学院的学生做实习前辅导讲座时,又提出了上述的部分问题,在场的80余位学生无一应答,讲座结束后。有一位老师似乎要替这些学生辩护,说:“老师,关于您刚才的问题,我认为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所以他们说不出来……”当时这位美术专家不禁感叹:好一个潜移默化!美术教育是有隐性目标,可同时也有显性目标。难道学生从美术教育中除了获得一些潜移默化的东西,就不能获取一点能让学生觉得明明白白的、关于美术的方法和规律了吗?小学美术课程总目标提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和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由此可见,我们的小学美术教育要注重人文性,本位性,发展性,长期的美术教学中不是造就几个专业技术人员,画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人才。让他们从小学会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事物创造美,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使身心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那么,怎样将这种新课程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课堂教学行动必将成为老师们的一项长期实践活动。 二、以《字的创意设计》主题化教学为例,实施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 在具体教学中我以《字的创意设计》主题化教学为例,实施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所谓主题化教学是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