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基三严考前练习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3-01-08约9.9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基三严考前练习题含答案 1、昏迷病人用热水袋时要求水温不超过50℃的原因是( )( ) A、机体对热敏感度增加 B、局部感觉迟钝 C、皮肤抵抗力下降 D、血管对热反应过敏 E、可加深病人昏迷程度 答案:B 2、静脉输液时,下列哪项不是液体检查的内容( )( ) A、液体的名称 B、浓度和剂量 C、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D、开瓶时间 E、液体的质量 答案:D 3、用于限制患者坐起的约束方法是( ) A、约束腕部 B、加床栏 C、约束踝部 D、固定双膝 E、固定肩部 答案:E 4、张某在输液过程中突然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其最大可能及首要处理是( )( ) A、肺水肿,停止输液 B、空气栓塞,立即左侧卧位 C、过敏,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D、心脏病发作,立即遵医嘱用强心药 E、低血容量性休克,立即补充血容量 答案:B 5、我国规定的监测传染病是( ) A、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 B、鼠疫、霍乱、天花、黄热病、回归热、出血热 C、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出血热、回归热、登革热 D、鼠疫、霍乱、黄热病、回归热、斑疹伤寒 E、疟疾、流感、流脑、回归热、登革热、斑疹伤寒 答案:A 6、某病人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医嘱静脉滴注甘露醇250mL,30分钟滴完,每分钟应滴( )( ) A、60滴 B、80滴 C、100滴 D、125滴 E、140滴 答案:D 7、尿毒症伴高血钾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 A、输入小苏打 B、输入钙剂 C、输入高渗葡萄糖加胰岛素 D、血液透析 E、口服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答案:D 8、低钠饮食每日供钠量为( ) A、100 mg B、200 mg C、300 mg D、500 mg 答案:D 9、关于烧伤,下列叙述哪项错误( ) A、Ⅰ度烧伤仅伤及表皮,3~5日愈合 B、浅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1~2周愈合 C、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2~3个月愈合 D、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肌肉、骨骼等,一般需植皮才能愈合 E、窄条状或小块度烧伤可由周围皮肤爬行修复 答案:C 10、急性肾衰竭常见于( ) A、大量激素应用 B、严重颅脑外伤 C、大面积烧伤 D、急性阑尾炎 E、肾挫伤 答案:C 11、下列皮试液剂量不正确的是( )( ) A、青霉素皮试剂量20-50U/0.1mL B、链霉素皮试剂量25U/0.1mL C、TAT皮试剂量15U/0.1mL D、细胞色素C皮试剂量0.075mg/0.1mL E、普鲁卡因皮试剂量0.25mg/0.1mL 答案:B 12、下列哪项是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 )( ) A、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答案:E 13、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灌肠筒的液面应高于肛门( )( ) A、10~20cm B、20~30cm C、30~40cm D、40~60cm E、65~80cm 答案:D 14、给患者施行导尿术前,对患者的评估不包括( ) A、意识状态 B、进食习惯 C、合作程度 D、膀胱充盈程度 E、健康知识 答案:B 15、足月新生儿臀位产,生后一日突然惊厥,烦躁不安。体格检查:体温正常,前囟饱满,肌张力高,双眼凝视,唇微绀,心率132次/min,肺部未闻及啰音,有关治疗及护理下列哪项不恰当( )( ) A、保持安静,避免搬动 B、烦躁不安,惊厥时可用镇静药 C、可使用维生素K,控制继续出血 D、呼吸循环衰竭时,可连续使用中枢兴奋药 E、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答案:D 16、热能系数最高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膳食纤维 C、脂肪 D、糖类 E、维生素 答案:C 17、决定分娩的因素为( )( ) A、产力、产道、胎儿 B、子宫肌肉收缩、规律性、对称性、缩复作用 C、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 D、潜伏期、活跃期、分娩期 E、产妇一般情况、骨盆大小、胎儿大小 答案:A 18、下列哪项不是颈外静脉输液法的适应证( )( ) A、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 B、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的药物者 C、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病人 D、周围循环衰竭者用来测中心静脉压 E、急腹症病人术前建立静脉通路 答案:E 19、败血症的含义是( ) A、由细菌毒素进人血液而引起症状者 B、仅化验发现血液已有细菌而无症状者 C、血内既有细菌也有细菌毒素并产生症状者 D、化脓性细菌栓子进入血液并随血流播散而不断产生症状者 E、化脓性感染伴发热者 答案:C 20、防治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是( ) A、保暖 B、镇痛镇静 C、创面处理 D、补液治疗 E、多饮水 答案:D 21、乙醇拭浴时头部置冰袋的目的是( )( ) A、防止感冒 B、防止腹泻 C、防止血管扩张引起出血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