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总复习1:国际支.ppt

发布:2017-01-21约5.06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际金融总复习1 国际收支 适用于36-42学时课程 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相关概念 国际收支: 一个经济体 (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居民(非居民)之间的各种经济交易总和。 居民与非居民 在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内居住时间一年以上(包括永久或长期居住) 的自然人和法人。 非居民则指居住于境外或短期(不超过一年)居住于经济体境内的自然人和法人。 国际收支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平衡表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国按照复式簿记原理,系统地记录 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 统计报表。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 3.平衡表中的概念 1.经常帐户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往来项目,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 流动进行记录的帐户。 2.金融帐户 一国对外资产和负债变更的所有权交易 3.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指投资者在投资之后对企业拥有永久的利益。 这一永久的利益意味着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管理可以施 加相当大的影响。 4.储备资产(国际储备) 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和维持汇率稳定 而持有的国际间可以普遍接受的金融资产。 4.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从其编制原理来看,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平衡的,其平衡的表现有两个方面: (1)由于采取复式记账原理,因此,根据会计学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所有项目均有对应的借方和贷方。 (2)由于设立了平衡项目,由此,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合计差额最终总是可以通过官方储备的增减和误差与遗漏项目得到平衡,以至最终的帐面差额必然为零。 国际收支三: 国际收支均衡和差额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均衡概念 1. 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人等)而从事的交易。 2. 调节性交易:为了弥补自主性交易所发生的差额而进行的交易。 3. 国际收支平衡:如果自主性交易之代数和等于零,称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反之,自主性交易不为零,无论正负, 均称国际收支不平衡,或失衡。 4. 国际收支均衡:在国内经济平衡状态下的国际收支平衡 总差额 国际收支的统计口径 1、国际贸易差额:顺差--逆差 2、经常项目差额:顺差--逆差 3、资本项目差额:顺差--逆差 4、国际收支差额=总差额:顺差--逆差 5、逆差形成外汇储备减少。 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 总差额=外汇储备增减=政府对外国的投资. 政府对外投资也是资本的流动, 国际收支四: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1.偶发的因素 2.周期性因素 3.结构性因素 4.货币性因素 5.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 6.政策或战略失误 国际收支五: 国际收支理论 弹性理论 1.马歇尔-勒纳条件 在三个假定:供给弹性无穷大;其他的条件不变;贬值前贸易处于均衡状态。 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是进出口弹性之和大于1. 2. J-曲线效应 一种用来说明货币贬值对贸易差额作用的工具,它用字母J的形状描述贸易收支在贬值后先恶化,经过一段时滞后得以改善的变化趋势. 3. 马吉的三阶段论 货币合同阶段, 传导阶段和数量调整阶段 乘数论 M=M0+mY 其中m为进口乘数 小国的哈伯格条件:ηx + ηm >1+ m 大国的哈伯格条件: ηx + ηm >1+ m+ m* 吸收分析法 国际收支差额与储蓄之间关系, 支出不能将收入吸收,剩余就是储蓄,剩余只能出口, 消费大于收入,出现逆差。 政策含义: 货币分析法 政策含义 两个关节点(联接点) 1.国际收支差额与外汇储备的关系:等额增减 2.国民收入与经常帐户关系:只与进口相联系 国际收支差额与外汇储备等额增减;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正相关;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正相关; 所以: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互相影响 国际收支六:国际收支调节 自动调节 调节政策 政策搭配 财货币政策效果 两国经济互相影响 国际金本位制下的自动调节 固定汇率制度的自动调节机制 浮动汇率制下的自动调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 1.外汇缓冲政策: 用储备外汇弥补逆差 2.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来减少国民收入。 增加出口退税比例,促进出口。 3.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4.汇率政策:贬值本国货币。 5.直接外汇管制:例如危机后的泰国 6. 利率政策 米德冲突 内外均衡冲突一般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①失业增加、经常帐户逆差;②通货膨胀、经常帐户顺差,这两种特定的内外经济状况下,政府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将无法同时实现内外均衡。 蒙代尔分配原则图型 “米德冲突”表现如下:内部与外部平衡的冲突 “蒙代尔分配原则”(Mundell Assignment Rule) 蒙代尔分配原则是在固定汇率制下,如何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实现内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