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路越江隧道超大直径盾构用管片储运机工程-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期 施工技术论文集-轨道交通 总师办
PAGE
上中路越江隧道超大直径盾构用管片储运机工程应用
摘要:根据上中路越江隧道用14.87m 盾构的特点,对比了超大直径盾构和地铁盾构管片运输特点,说明地铁盾构的管片运输方法已不能适用于大直径盾构管片运输,然后详细分析了14 名7m 盾构的管片储运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我国大直径盾构的国产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盾构;管片储运机;液压缸;上海市
摘自: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第3期
O 引言
近年来,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国际和国内出现了很多用盾构法施工的大直径(14m 以上)隧道工程,如德国汉堡的第四条易北河隧道、大贝尔特隧道,采用直径为Φ14.14m的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施工的日本东京湾隧道。采用Φ14.87m泥水盾构施工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至巴黎的公路隧道等等。在国际上,在盾构技术发展先进的国家中,对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机(14m以上)的设计、制造和施工技术已达到相当先进的水平,他们将高科技技术应用于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机,使得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机愈加完备、愈加科学、施工愈加安全可靠。随着超大直径盾构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和广泛,研制自己的超大直径盾构势在必行,为此,结合上中路越江工程从法国引进的
1 工程背景
上中路越江隧道为上海中环线南段穿越黄浦江的一个关键节点工程,工程起点为上中路~龙川路交叉口东侧,与中环线南段上中路衔接;终点为浦东规划华夏西路一公园大道交叉口西侧,工程全长2.8km。隧道穿越黄浦江底采用盾构法施工,黄浦江宽400m,深15m ,隧道外径14.5m,江底最浅覆土10m,隧道纵坡4.5%,盾构法圆形主隧道长1250m,两岸各设一座工作井,矩形暗埋段和引道段共长1052m。隧道施工采用世界最大的Φ14.87m 泥水气平衡盾构掘进机,其管片储运机如图1 所示。该盾构为法国NFM
上中路隧道管片外径:Φ14.5m;管片内径:Φ13.3m(厚度:0.6m );管片宽度:2m;每环管片数:7+2+1(衬砌环全环由封顶块、两块邻接块和7 块标准块构成);单块管片最大重量:约15t;在以往的盾构掘进施工中,如11.
2 上中路Φ14.87m 盾构管片储运机工作原理
盾构管片储运机结构图如图2 所示、局部放大图如图3 所示。盾构用管片储运机安装在盾构掘进机上,并随盾构机的掘进而一起前进,其包括有移动平台1、支撑平台2、牵引液压缸组3、轨道4、滚轮5和10组顶伸液压缸组6。支撑平台2是整个盾构用管片储运机的固定支撑部件,其纵向地设置于盾构的后续车架上,从而将盾构用管片储运机安装在盾构掘进机上;支撑平台2的下部设置有数滚轮5。移动平台1底部设有纵向的轨道4,轨道4纵向地搁置在支撑平台2
的数滚轮5上,从而使移动平台1纵向地平置在支撑平台2上,并且能在支撑平台2上前后滑移。牵引液压缸组3由2个液压缸组成,它们实现液压缸的同步伸缩;牵引被压缸3一端缸筒3.2固定连接于支撑平台2上,另一端缸杆3.1固定连接于移动平台1上。这样,当牵引液压缸3伸出时,移动平台1在支撑平台2上沿纵向向后侧(图2中朝向R
方)移动;当牵引液 压缸3缩回时,移动平台1就在支撑平台2上向前侧(图2中朝向F方)移动;移动平台1移动的步长距离2.25m为一环遂道管片的宽度加上适当的管片间的间隙。顶伸液压缸组6纵向等间距地固定设置于支撑平台2上部的两边侧,其数量等于一环管片的数量为10,这样沿支撑平台2的纵向就有足够的输送步位用以容置拼装一环隧道所需的10环管片,从而使盾构用管片储运机同时起到了暂时存储足够10片管片的作用。顶伸液压缸组6的作用是从移动平台1上顶举起或放置回管片。各顶伸液压缸组6之间的距离为2.25m,与移动平台 1纵向移动的步长距离相等,也即与牵引液压缸3的伸缩量相等,这样移动平台1每移动一个步长距离2.25m就恰好移动了从一个顶伸液压组6至相邻一个顶伸液压组6的距离。在移动平台1的台面上,与各顶伸液压缸组6相对应的位置处各设置有一平台托板1.1用以放置营片,这样平台托板1.1的数量也就与顶伸液压缸组6的数量相等,因此也就足于容置10环管片:同时由于各平台托板1.1之间的间距与各顶伸液压缸组6之间的间距相等,因而移动平台1每移动一个步长距离2.25m,就使平台托板1.1恰好自原始顶伸被压缸组6 的位置移位至相邻顶伸液压缸组6的位置上。顶伸液压缸组 6的活动端举升时,其顶端高于移动平台1的台面或平台托板1.1,当顶伸液压缸组6的活动端落回时,其顶端低于移动平台1的台面或平台托板1.1。
盾构用管片储运机的工作步骤如下:
(1) 牵引液压缸3和各顶伸液压缸组6全部缩回;
(2) 依拼装的前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