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工程概况.doc

发布:2017-01-16约6.1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工 程 概 况 工 程 概 况 一、项目概况 1、贵州省至高速公路是,起点与相接,终点顺接拟建的至高速公路,。 2、贵州省惠水至罗甸高速公路1.5km处通过,设置罗甸互通,连接线接于罗甸县城边缘的S312省道上。之后路线继续沿三岔河向西南,经布苏,设沟亭互通。经罗妥乡,设罗妥互通与及红水河镇相连,之后路线沿沟谷西坡至终点峨坝跨红水河进入广西境,与广西拟建的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Km。 3、主线的主要控制点为起点、、、、、、、、终点。 沿线主要公路有S01、S3 二、技术标准 本项目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惠水至罗甸段长约82.公里,设计速度采用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罗甸至黔桂界段长约3.042公里,设计速度采用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I级。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采用的技术指标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主线采用值 主线采用值 1 路线长度 km 8 32.042 2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3 设计速度 km/h 80 4 路基宽度 m 整体式路基 分离式路基 整体式路基 分离式路基 5 路线增长系数 1.14 6 平曲线最小半径 m /处 /1 700/1 7 直线最大长度 m 2599.17 8 平曲线占路线总长 % 76.872 9 最大纵坡 %/处 /5 3.6/2 10 最短坡长 m 50 335 11 最小凸型竖曲线半径 m/处 000/3 13000/1 12 最小凹型竖曲线半径 m/处 /1 9800/1 13 桥梁设计车辆荷载 公路-I级 公路-I级 14 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其他1/100 特大桥1/300;其他1/100 三、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 2、 沿路线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第三系,三迭系中统边阳组(T2b)、新苑组(T2 x)、下统大冶组(T1d)和永宁镇组至夜郎组(T1yn -T1y),二迭系上统大隆(P2d)、长兴组(P2c)、吴家坪组(P2w)、下统栖霞组(P1q)至茅口组(P1m),石炭系,主要见残积、坡积土、泥岩及页岩、灰岩。 3、 项目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区内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现今的构造形迹定型于燕山期。 项目区褶皱极为发育,断裂多发育在褶皱核部附近,区内构造总体分为南北向、东西向和北西向三个构造系统。 4、工程地质 1)、K0+000~K7+000段,该段处在谷地左侧缓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海拔950~1120m之间,低中山地貌。本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Q)、第三系(E)红层和二叠系上统泥页岩、燧石灰岩及煤层。 该段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岩溶裂隙水,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不良地质问题主要为软土和潜在失稳边坡。 2)、K7+000~K15+000段,该段处在谷地左侧缓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谷地到山顶海拔950~1310m,属低中山地貌。本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Q)、第三系(E)红层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泥页岩、灰岩。 该段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岩溶裂隙水,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不良地质问题主要为软土和潜在失稳边坡。 3)、K15+000~K23+000段,该段跨越涟江两次,地形起伏大,海拔940~1320m,属低中山地貌。本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Q)和三叠系下统永宁镇至夜郎组泥页岩夹薄层灰岩。 该段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岩溶裂隙水,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不良地质问题主要为软土和潜在失稳边坡。 4)、K23+000~K33+200段,该段位于涟江左岸,地形起伏较大,海拔1010~1250m,属低中山地貌。本段地层岩性主要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栖霞组、石炭系上统马坪群、中统黄龙群、下统摆佐组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第四系(Q)。 该段地下水主要为岩溶裂隙及溶洞水,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该段发育的不良地质有:浅层软土、岩溶、边坡失稳。 5)、K33+200~K40+400段,为侵蚀至溶蚀槽谷地形,槽谷两岸地形起伏较大,河谷至山顶海拔990~1130m,属低中山地貌。本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炭系下统大塘组页岩夹砂岩、泥质灰岩及第四系(Q)。 该段发育的不良地质有:浅层软土、岩溶、堆积体、边坡失稳。 6)、K40+400~K45+500段,为侵蚀、溶蚀槽谷及溶丘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本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Q)和三叠系下统夜郎至中统新苑组泥页岩、灰岩。 7)、K45+500~K56+500(罗沙—边阳),该路线沿坡地沟谷前行,地表植被发育,其地貌类型为侵蚀低中山地貌,出露岩性主要为三迭系永宁镇组灰岩、夜郎组泥岩及二迭系吴家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