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遗传与传工程.ppt

发布:2018-10-14约5.95千字共8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内容 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基因的改变和生物的遗传变异 遗传与优生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工程 组成元素:C、H、O、N、P 基本单位: 核苷酸 1分子含氮碱基 1分子磷酸 1分子五碳糖 种类: 核糖核酸(RNA) 脱氧核糖核酸(DNA) DNA的双螺旋结构 3. DNA的复制 1)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2)以一条母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 互补的子链 3)子链不断延伸,与对应的母链盘绕成螺旋结构,形成一 个新的DNA 分子 作用:1)传递遗传信息 2)表达性状 1)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原则,合成 RNA的过程。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原则,合成 RNA的过程 真核细胞基因结构 染色体数量变异 例:无籽西瓜 Down氏综合症 (21三体) 什么是优生学? 预防性优生学:研究降低产生不利表现型的不利基因的途径 A. 开展婚前检查 B. 禁止近亲结婚 C. 提倡适龄生育 D. 开展遗传咨询 E. 开展产前诊断 F. 妊娠早期避免接触致畸剂 遗传病如何诊断? 移植胚胎前诊断 遗传病如何诊断? 胎儿产前诊断 遗传病如何治疗? 干细胞与基因治疗 遗传病如何治疗? 第一例获得成功的基因疗法:1990年,ADA(腺苷脱 氨酶)缺乏症 HGP将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5、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1)概念:是指将外源的核酸分子(目的基因)导入到原来 没有这类基因的宿主生物体内,并能持续稳定地 繁殖,从而使宿主生物产生新的性状。 (即:转基因) 2)核心技术:DNA的重组技术 3) 三大理论基础和三大实践基础 理论基础: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机理 中心法则 实践基础: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细菌质粒(载体) 4) 产生 1973年,科恩重组大肠杆菌两种不同质粒成功 1974年,科恩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质粒成功 重组非洲爪蟾DNA和大肠杆菌质粒成功 5) 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得: 限制性内切酶 ——“分子剪刀” DNA连接酶——“分子针线” (2)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成重组DNA 载体——质粒 (3)将重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表达 6) 基因工程的应用 对绿色食品产业的影响 医学 * 2008年10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宣布,大熊猫“晶晶”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   大熊猫基因组约为30亿bp(2~3万个基因),与人的大小相似,与狗的基因组最为接近。   该成果可为大熊猫这种濒危物种的保护、疾病的监控 和人工繁殖提供科学依据,为保护其它保护动物提供范例。 大熊猫“晶晶” HGP基本内容 遗传图谱 物理图谱 序列图谱 转录图谱 HGP对人类疾病基因研究的贡献 (最重要) 寻找遗传疾病基因的常规流程 1、将带动一场医学革命 ?用基因图谱看病 ?基因药物治病 ?基因检测预防隐患 ?基因治疗疾病 2、获取了操纵生命的工具 ?控制生命的孕育—优生优育 ?延长人的寿命 ?选择最佳生活环境 3、得以进行精确的个体鉴定 ?基因身份证 ?生物考古 4、将带来巨大的商机 ?生物制药 ?器官培植 基因档案 好的方面: 每个人可以了解自己的体质,使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大为有效;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基因特征,扬长避短,规划自己的发展前途和成长道路。 问题: 个人基因档案是否个人隐私? 应如何得到保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