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肺门区类圆形肿块鉴别诊断.ppt

发布:2018-12-19约3.03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MRI表现 ?MRI表现——增强检查明显强化 T1WI:呈等信号 Gd-DTPA增强: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 Case-base-review 李 X X, 女 性, 25 岁 无任何不适症状及体征 在体检时发现右肺肿物2年余 遂到医院行胸部CT检查。 CT所见:平扫-肺窗 CT所见:平扫-纵隔窗 CT平扫-平均为43Hu CT增强扫描表现 动 脉 期 静 脉 期 CT增强扫描:CT值46Hu 增强前后CT值测量结果 CT值43Hu CT值46Hu Case-base-review 右肺门区类圆形肿物 的鉴别诊断—病例分析 伍建林 大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Case-base-review 临床一般资料: 宋××,男性,27岁 自觉右胸闷、气短一月余 一周前体检摄片发现右肺门肿物 Case-base-review 临床辅助检查资料: 术前行纤维支镜检查显示:右下叶背 段支气管开口处有外压性狭窄,管腔内黏 膜未见异常病变。 Case-base-review 影像学资料及表现: * X线胸正位片:右肺门区肿块 ? CT扫描:右肺下叶背段肿块 Case-base-review * X线胸片:右肺门区肿块 ? CT平扫:右肺区类圆形肿块 肿块位置?考虑哪些疾病? Case-base-review :CT表现 肿块形态密度特点?符合哪些疾病? CT增强表现 肿块增强的方式与程度? 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 增强前后CT值变化 CT值:平扫 41.5Hu 增强 79.0Hu 117.8Hu 增强扫描前后,肿块CT值升高了76.3Hu,可见于哪些疾病? CT重组图像 肿块与支气管的关系? 肿块来源?肺脏、胸膜、支气管? CT重组图像:肿块位置与血供 肿块与右肺门区支气管树的关系?肿块血供的来源与意义? 病例分析与诊断: 通常,对于单发肿块的分析与诊断的原则: 一、定位诊断 二、定性诊断 三、定量诊断 请大家考虑:该肿块的定位诊断?(肿块组织学来源?) 病例分析与诊断——定位 对于本病例单发肿块的分析与诊断: 定位诊断:从肿块与中叶及下叶支气管的位置关系判断, 该肿块可能非来自肺脏,可能与支气管或支气 管之间的结构如淋巴结或神经组织密切有关 本例纤维支气管镜已显示管内黏膜未见异常 病例分析与诊断: 对于单发肿块的分析与诊断的原则: 一、定位诊断 二、定性诊断 三、定量诊断 该肿块的定性诊断?(良性或恶性?哪种疾病可能性最大?) 病例分析与诊断——定性 增强最高CT值117.8Hu 对于本例单发肺门肿块的分析与诊断: 定性诊断:从该肿块形态与边缘分析似良性病变, 如果肿块来源于神经组织,一般增强不显著 如果来源于淋巴结, Castleman病可以出现明显 的CT值超过100Hu的强化,故可能性很大 病例分析与诊断——定量 对于本例单发肿块的分析与诊断的原则: 一、定位诊断 二、定性诊断 三、定量诊断 该肿块累及了哪些结构?累及的范围与程度如何? Case-base-review :手术所见 手术中探查,发现肿块位于右斜裂、水 平裂之间,并靠近右下叶背段支气管根部; 肿块直径大小约5cm,呈圆形,边缘光滑, 有脏层胸膜覆盖。术中决定行右肺下叶及 肿块切除。 Case-base-review :手术所见 手术中所见及 mass 肿块的解剖位 置:位于上、 中、下三个肺 叶的交界处 Case-base-review :病理诊断 右肺门区“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 又名:“良性巨大淋巴结” “Castleman氏病” Case-base-review :病理诊断 病理附图 可见大量淋 巴滤泡、小 血管增生及 透明变性结 构。 Case-base-review :巨大淋巴结增 生症( Castleman氏病) 巨淋巴结增生症:又叫以下名称 Castleman氏病(1956年) 淋巴结错构瘤 血管性淋巴样错构瘤 良性巨淋巴瘤 血管滤泡性纵隔淋巴结增殖症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 多数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或感染过程 ? 多见于15~30岁,70%见于30岁以下 ? 临床多无症状,1/3咳嗽、乏力及胸骨后不适等 ? 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具有血供丰富特点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 病理分型: * 透明血管型,占80~90%,以淋巴滤泡、 小血管增生及透明变性为主 * 浆细胞型, 占10~20%,血管成分少而 有大量浆细胞浸润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 临床分型: 该病可发生于全身任何有正常淋巴结的部位 70%以上发生在胸内,沿淋巴链分布为特点 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 纵 隔 型 肺门 型 肺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