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 . 腹腔肿块与腹壁肿块的鉴别
在腹部发现肿物时应首先确定是腹壁肿物还是腹腔肿物。腹壁肿物如脂肪瘤、皮下脂
肪结节、腹壁脓肿、脐囊肿等,位置较表浅且可随腹壁移动,当患者坐位或收紧腹肌时,
肿物更显著腹肌松弛时肿物即不明显。检查时令患者仰卧位起坐时,如肿块仍然清楚可触
及为腹壁肿物;如系腹腔内包块往往不能触及。
二 . 右上腹部肿块
( 一 ). 肝脏肿大
( 二 ). 胆囊肿大
1. 急性胆囊炎 约 1/3 的患者可触及到肿大的胆囊。本病诊断并不困难。患者常有发热
寒战、恶心、呕吐、腹胀及右上腹剧痛腹痛剧烈间歇性加剧,可向右肩部放射。右上腹可
有压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部分患者有黄疽。根据上述症状和体征可做出诊断。
2. 胆囊积水 是由一种慢性化学性炎症引起。由于胆囊管阻塞,胆汁滞留于胆囊内,胆
色素被吸收而引起化学性刺激发生慢性炎症。
腹部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有轻度压痛或无压痛,临床诊断较困难。 B 型超声 CT检查
可协助诊断,本病确诊依靠手术探查。
3. 淤胆性胆囊肿大 由于肝外胆道梗阻所致的淤胆性胆囊肿大,可见于壶腹癌及胰腺
癌。常有典型的梗阻性黄疽的临床表现如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陶土样便,直接胆红
素增高, B 型超声、 CT 检查可辅助诊断如系胰头癌, X 线钡餐造影可见十二指肠环扩大。
4.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本病又称胆总管囊性扩张,胰胆管合流异常综合征,多属先天性
发育畸形是一种少见疾病。患者多为女性青少年与儿童。如果在右上腹发现较固定的不随
呼吸运动的囊性肿物,临床上有右上腹钝痛或无疼痛,间断发热及黄疽。 X 线检查对本病的
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X 线腹平片可见右上腹致密肿块影。钡餐造影显示,胃向左前方移位,
十二指肠向左前下方移位十二指肠环增大,结肠肝曲向下移位。胆囊造影多不显影。内镜
逆行胰胆管造形术对本病诊断价值很大。 B 型超声和 CT检查可显示肿物呈囊性,明确提示
肿物位置和大小一般能确诊,部分患者需在手术探查时确诊。
5. 胆囊癌 胆囊的肿瘤,多为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临床上可有右上腹痛、黄疽。
进行性食欲缺乏消瘦。多并发于胆囊结石症。常被胆石症症状掩盖,借助胆囊造影、 B 型超
声、 CT、MRI、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提示诊断。有时确诊须手术探查。
6. 胆囊扭转 发病急剧,突然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绞痛。向右侧后肿及背部放射,短时内
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的胆囊,表面光滑,明显压痛,右上腹肌紧张。肿大的胆囊可随呼吸
移动。若无胆石症病史,发病初期无发热、白细胞不高,临床上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鉴
精选文档
.
别困难。常须紧急手术探查方能明确诊断。
( 三 ) 肝曲部结肠癌
本病常有右上腹部不适感或疼痛可有血便及不完全性肠梗阻,有时可在右上腹部触到
条状肿块,质地硬,钡剂灌肠造影与结肠镜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
三 . 中上腹部肿块
中上腹部肿块常见于胃部疾病胰腺肿物。肝左叶肿大、肠系膜肿物小肠肿物等。
( 一 ). 胃部的肿块
1. 溃疡病 一般单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不会出现上腹部肿块。常见于溃疡病并发慢性穿
透性溃疡或者幽门梗阻。在出现这些并发症之前可有典型的溃疡病病史如慢性发病、周期
性发作、疼痛的节律性及泛酸烧心等发生慢性穿透性溃疡以后疼痛的节律性消失,疼痛向
背部放射。常规治疗无效常因与周围组织粘连在上腹部形成包块。包块边界不清,有压痛,
X 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可助诊断。部分患者须经手术探查。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时,在中
上腹部可触及到有压痛的肿块。患者常伴顽固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含有宿食。上腹部可见
胃型及胃逆蠕动波胃部有震水声。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难。
2. 胃癌 胃癌患者在上腹部出现肿块时已属中晚期。临床上常有进行性的食欲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