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财务企业会计报告9592795.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一)概念: 企业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文件 (二)根据:账簿上记录 二、财务报告的目标 (一)股东(投资者):投资风险和报酬; (二)债权人:企业资金是否安全,能否及时还债; (三)政府及相关机构:国家资源的分配和运用情况; (四)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动情况; (五)企业职工:就业情况、福利、稳定性; (六)社会公众:企业兴衰与发展。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一)构成:“四表一注” 1、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会计报表附注:文字说明或明细资料,补充说明。 (二)基本要求 1、时间要求、内容要求 报表名称 时间要求 基本内容 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月份终了后6日内(节假日顺延,下同)对外提供 至少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季度终了后15日内对外提供 至少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中期结束后60天内对外提供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年度终了后4个月对外提供 “四表一注” 四、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要求: (一)遵循国家会计制度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二)真实可靠、相关可比、全面完整、编报及时、便于理解、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 五、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一)全面清查财产:款项、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二)检查会计事项的处理结果:核对账簿和记账凭证、结账并核对余额、符合规定、符合会计核算原则、检查相关调整项目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反映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意义: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貌。 二、资产负债表格式 (一)组成 表头:编制报表和单位名称、日期、金额 表身: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内容;主体 和核心; 表尾:补充说明 (二)格式 1、 账户式(我国采用) 左方:资产项目,按流动性大小排列 右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求偿权先后排列 2、报告式; 三、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方法 (一)资产负债表的资料来源 年初数=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 1、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 应收票据;短期借款;应收股利; 2、根据总账余额计算填列: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3、根据明细账余额计算填列: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各明细科目贷方期末余额+预付账款各明细科目贷方期末余额);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各明细科目借方期末余额+预收账款各明细科目借方期末余额);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长期借款科目所属明细账中将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5、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坏账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期末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期末余额-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分析填列: 存货(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 (二)资产负债表个项目的填列方法 见课本P200 第三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根据配比原则; (二)意义:了解企业收入、成本和费用以及净利润(或亏损)的实现及构成情况; 二、利润表的格式 (一)组成 表头:编制报表和单位名称、期间、金额 表身:反映利润构成内容;主体和核心; 表尾:补充说明 (二)格式:多步式(我国采用)、单步式 (三)编制步骤: 第一步: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第二步: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三部: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三、利润表编制方法 (一)利润表的各项目填列方法:见课本P210 (二)月份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栏个项目的填列方法 本年累计数=上月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本月“本月数” (三)年度利润表有关栏目的填列方法 “本月数”改为“上年数”=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 12月份的利润表“本年累计数”=年度利润表“本年累计数”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一、概念: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概念: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部分当期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