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章财务会计报告(一)(99页).ppt

发布:2017-06-12约1.38万字共9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 学习目的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和基本编制方法;一般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第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报要求 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 会计报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2、按服务对象分类 3、按编报时间分类 中期报告:月度报表、季度报表、半年度报表、 年度报表 4、按编制基础分类 个别报表:由独立核算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 合并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 汇总报表:由主管部门或上级机关根据个别会计报表,连同本单位的报表汇总编制而成的会计报表。 关于财务报表附注 从其内容看,它同报表项目是密切联系着的。附注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补充、解释、说明报表项目的详细内容和编制报表所运用的会计政策等。附注能大大提高报表内容的可理解性,从而增加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附注的内容 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变动(会计方法、程序和会计估计的变化) 会计报表中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或有事项等。 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对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资金及对财务有重大影响等事项所作的分析说明。它有助于报告使用者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其内容: 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财务收支、税金缴纳和各项财产物资变动等情况 资产负债表日后对企业财务有重大影响事项 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财务报告的目标:集中、概括地说明企业经济活动的总体面貌,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具体要求: 1、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 2、不能以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 3、遵循一致性原则 4、遵循重要性原则 5、财务报表项目不得相互抵销 如同一客户的债权债务 6、其他相关要求 1)编报企业名称 2)会计期间(日期) 3)金额单位等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概念、结构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三、资产负债表编表举例 四、资产负债表作用 (一)资产负债表概念 资产负债表又称财务状况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量、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财务报表 某一特定日期是指编制报表这一天; 企业须按月、按季、按半年、全年编制资产负债表。 编制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报表数据来源:有关账户(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的期末余额。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 *年*月*日 单位:元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 :** *年*月*日 单位:元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都采用账户式的格式,并统一规定了报表的格式、项目、内容及填列方法等。 报表的左方列示资产项目,资产项目按资产流动性强弱顺序排列,依次为 流动资产——按其变现能力强弱顺序排列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报表的右方上半部分列示负债项目,负债项目按偿还期的长短顺序排列,依次为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报表的右方下半部分列示所有者权益项目,所有者权益项目按其永久性程度高低排列,依次为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各项目“年初余额” :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 “期末余额”栏内数字填列; 各项目“期末余额”:可为月末、季末或年末的数字。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末余额”填列方法: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