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三上三单元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pdf
部编小学语文三上三单元大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强调了“学
习任务群”的概念。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和重组相关学
习内容,形成具有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相对完整的单元整体
教学活动。可见,新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同“大单元教学”有着共同的教
学指向。因此,笔者认为可通过“大单元教学”来落实“学习任务群”的相关
要求。大单元教学同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单元教学有所不同。在实施教材单元教学
时,往往以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统领,通过对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
习作等内容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从而提高
语文素养,提升学习能力,收获人文启迪。而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需选择主题,
确立目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驱动任务,整合、重组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语文实
践活动,从而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将语文课程从以知识本位为基础转变为以素养
本位为基础。
下面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浅谈基于学习任务群
的大单元教学实施途径。
一、解析教材定主题
单元学习主题是依据课程标准,围绕学科某一核心内容组织起来的,能够激
发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因此,大单元主
题作为大单元教学的“引领者”,统领着整个单元学习,尤为重要。笔者认为
教师应当认真研读教材,剖析单元内容,确定大单元主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童话篇目较多,笔者发现其在一二年级的精读
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各板块中均有涉及,意在鼓励
学生阅读,体会童话中的童真童趣,初步产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到了三年
级,上册第三单元首次以单元整组的形式要求学生学习童话,其人文主题是
“童话世界”,阅读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表达要素是“试着自
己编童话,写童话”。四篇课内童话故事的课后习题以及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通过
多种形式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细读各板块文章可知整个单元从课内童话到
“快乐读书吧”紧紧围绕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展开,从阅读到表达,从课内到课
1/5
外,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能力。四年级下册“中外经典童话”单元在三年
级上册“童话世界”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不仅课文篇幅增长了,对
于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要求也更高了。学生需要进一步感受童话的奇妙,走
进童话故事,体会人物的真善美。习作上,从“试着创编”到“改编故事”,
学生不但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有大胆重新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综上,
整个小学阶段对于童话的学习呈现阶段性的进步,这些要求同新课标中“文学阅
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是相符的。
该学习任务群第二学段学习内容为: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
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
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结合上述教材分析,确定大
单元的学习主题为“通过阅读与表达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二、基于学情立目标
大单元目标与以往的教学目标不同: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其着重关注学
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学习方式达到的学习成果。因此,笔者认为大单元目标应当
基于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结合大单元主题、课程标准、具体单元内容、任务群
学段要求进行整体性设计。
在阅读方面,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阅读了许多国内外有名的童话故事,他们
能借助拼音或字典读懂故事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初步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因
此,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童话这一体裁已不陌生,阅读课文、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并不困难。到了四年级,学生需在感受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形象。
在口语表达方面,一二年级的学生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提出简单的
见解,并借助图片或提示复述故事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因此,大部分三年
级的学生能够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也能试着生动地讲述故事内容。
在习作方面,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进行了两年的写话训练,积累了一定的书
面表达能力,为三年级的习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教材
所提供的词语试着创编简单的童话。而四年级的学生要从三年级的“试着创编”
到“改编故事”,这不但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有大胆重新塑造人物形象
的能力。
综上可知,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