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营养评价的临床应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营养评价临床应用的意义 1.营养评价是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客观反映; 2.营养评价可区分营养不良的类型和发生原因; 3.营养评价可对病人发生并发症危险性进行预测; 4.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评估营养治疗效果。 临床营养科研:护理营养科研,基金支持,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加。 营养师学习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丰富知识。受益终身! WWW.XTYINGYANG.com 营养评价的临床应用 2014年河北省第四届临床营养年会 20⒕⒓5 河北省三级医院临床营养质量控制标准(试行) 二O一四年八月 临床营养 病人营养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临床治疗的效果及疾病的转归,已经被临床医学认识和重视。 美国曾对住院死亡病人的死因进行调查,发现约有1/3的病人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营养不良。 也就是说,在死亡的病人中,有1/3的人是有可能挽救的。 这一报道,曾经震动了医学界,随着营养与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完全饥饿状态下,只要病人体重在1个月内减少20%,无论原发病是什么,单纯重度营养不良就可导致衰竭死亡。 住院病人常见的营养问题是营养不良。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知晓率低、早治疗率低、科学选择营养治疗方法差。 临床营养学内容 ┌ 基本饮食 ┌ 肠内营养 + 治疗饮食 ┌ 流质饮食 临床 | (EN) └ 管喂饮食 + 混合奶 营养 | (肠内营养支持) └ 非要素饮食 └ 肠外营养—中心静脉营养 └要素饮食 (PN)└ 周围静脉营养 河北省三级医院临床营养质量控制标准化(试行) 营养评价的定义 营养评价是指对机体营养状况达标程度的客观评判。 机体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临床治疗效果及疾病转归。 因此,对于住院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营养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住院病人的营养治疗应首先从正确的营养评价开始。 营养评价常用指标包括膳食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查和综合评价。 护理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治疗 3、营养风险评价法(NRS 2002) 基本概念 营养不良: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 营养不足:通常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指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者,造成特异性的营养缺乏症状和体征。 营养过剩:超重≤BMI小于27.9,肥胖BMI≥28. NRS2002 首次营养筛查: 是否BMI 20.5? 近3个月是否有体重下降? 过去一周是否有摄食减少? 是否有严重疾病(如需ICU治疗)? 如果有任何一项为“是”,就进入第二次筛查,如果全部答“否”,则每周重复筛查一次。 营养风险初筛表(NRS 2002) 营养状态减低评分 无(0分) 正常营养状态 轻度(1分) 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50%~75% 中度(2分) 2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BMI<20.5且一般情况差或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25%~50% 重度(3分) 1个月内体重丢失>5%(3个月内体重丢失>15%)或BMI<18.5且一般情况差或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要量的0%~25% 评分一:营养状态受损程度 评分二:疾病的严重程度 疾病严重程度(营养需要量增加)评分 无(0分) 正常一需要量 轻度(1分) 营养需求量轻度提高,髋骨骨折、慢性疾病有急性并发症、COPD、血液透析、肝硬化、糖尿病、一般恶性肿瘤 中度(2分) 营养需求量中度增加,腹部大手术、脑卒中、重度肺炎、血液恶性肿瘤 重度(3分) 营养需求量明显增加,颅脑损伤、骨髓移植、APACHE大于10分的ICU患者 年龄评分 0分 年龄<70 1分 年龄>70 总分>3患者有营养不良风险,即应考虑给予营养支持。 总分<3每周复查营养评定。 NRS2002第二次营养筛查 评分二:疾病的严重程度 NRS2002对于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定义* 1分:慢性疾病患者因出现并发症而住院治疗,病人虚弱但不需卧床。蛋白质需求量略有增加,但可以通过口服和补充来弥补。 2分:患者需要卧床,如腹部大手术后,蛋白质需求量相应增加,但大多数人仍可以通过人工营养得到恢复。 3分:患者在ICU病房中靠机械通气支持,蛋白质需求量增加而且不能被人工营养支持所弥补,但是通过人工营养要以使蛋白质分解和氮丢失明显减少。 *根据128个欧洲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报告界定 NRS2002第二次营养筛查 评分三:年龄 年龄:≥70岁者:1分 年龄: 70岁者:0分 总评分 评分一+评分二+评分三 总评分3分:患者处于营养风险,制定营养干预计划 总分值 3分:每周复查营养风险筛查 NRS2002第二次营养筛查 不宜采用NRS2002的患者:神志不清,无法站立,有明显腹水,胸水等不能获得BMI的患者。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计算营养风险发生率: 血清白蛋白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