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9章综合性学习.ppt

发布:2017-04-26约1.71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第九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设计思路: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教学建议: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教学建议);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重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1.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语文课程的守正创新;3.语文活动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卢梭,启蒙运动,把人的精神从蒙昧、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让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的心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杜威等,进步主义、改造主义,工业化和民主化需求,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欧美及日韩等国,布鲁纳等,推动课程改革运动,适应科技、军事与空间竞争的需要,培养智力的卓越性,培养社会精英。;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三、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领、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是语文学科的一种课程表现形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五、人教版综合性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感受读书的快乐(第一组);遨游汉字王国(第六组) 五年级下册:语言的艺术(第三组);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 六年级上册:祖国在我心中(第二组);轻扣诗歌的大门(第六组) 六年级下册:难忘小学生活(第六组);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 ;第二学段 ;第三学段 ;第四学段(7—9年级)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目标定位;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八、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九、问题与反思;十、如何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