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1. 形色协奏曲》教学设计.docx
湘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1.形色协奏曲》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湘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1.形色协奏曲》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5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形色协奏曲》,学生能够提高对形状和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升美术表现力,激发创新思维,理解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形状和色彩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形状和色彩进行美术创作。具体包括:
(1)了解形状的种类和特点,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形状进行绘画和设计。
(2)认识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相、明度、纯度等,并能够运用色彩原理进行作品的配色和搭配。
(3)学会通过观察和分析自然界中的形状和色彩,激发创意灵感,进行美术创作。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形状和色彩的运用方法,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具体包括:
(1)形状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氛围,选择合适的形状进行表达。例如,在创作一幅描绘自然风景的画时,可以选择圆形来表现太阳,方形来表现山峰等。
(2)色彩的搭配:学生需要掌握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对比色、同类色等,并能够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运用合适的色彩进行创作。例如,在创作一幅表现温暖阳光的画时,可以选择黄色和橙色作为主色调。
(3)创意实践: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所学的形状和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进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设计。例如,可以尝试将不同的形状和色彩进行组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示范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形状和色彩运用的示范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模仿。
(2)练习法: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将所学的形状和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表现能力。
(3)分组讨论法: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作品和经验,相互学习和借鉴。
(4)作品评价法: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和反思自己的作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创作水平。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我将通过讲解形状和色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用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示范法:我将为学生提供形状和色彩运用的示范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模仿。
(3)练习法:学生将通过大量的练习,将所学的形状和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表现能力。
(4)分组讨论法: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作品和经验,相互学习和借鉴。
(5)作品评价法:学生将互相评价和反思自己的作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创作水平。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观察与分析:学生将观察自然界中的形状和色彩,分析其特点和运用方法。
(2)创意实践:学生将运用所学的形状和色彩知识进行美术创作,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能力。
(3)作品展示与交流:学生将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相互学习和鼓励。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支持教学,我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我将制作PPT,展示形状和色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用方法,以便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模仿。
(2)视频:我将播放有关形状和色彩运用的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发。
(3)在线工具:学生可以使用在线绘画工具进行创作和实践,方便快捷地展示和交流作品。
(4)教材和参考资料:学生将参考教材和相关的美术资料,深入了解形状和色彩的知识和运用。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形色协奏曲》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形状和色彩知识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形色协奏曲》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形状和色彩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形状和色彩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