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届“外研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doc

发布:2017-08-13约3.2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届“外研社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录像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陈艳丽 课题内容 我愿意是急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班级 艺术设计传媒类 授课教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授课类型 讲读课 学情分析 本课是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现代诗文阅读诗歌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上一单元“古典诗文诵读”中已经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同时通过“实用语文操练2——普通话朗读”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加上艺术设计传媒类学生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能力和一定的素描速写基础、色彩基础等,因此,在学习本课时,主要以再加上适当的点拨的方法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材分析 《我愿意是急流》是第首诗歌。这是一首向自己所爱的人表白爱情的诗歌,诗人使用喻和对比等修辞方式,以两组不同的意象,刻画了一个坚韧豪迈而又充满苍凉感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一个具有娇媚温馨气质的女性形象,表达了诗人为爱情敢于承受孤独、敢于排除任何艰难险阻、甘心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的决心和意志,同时也倾诉了对爱人无私的抚慰和支持。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欣赏诗歌结构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音韵美。 2、通过感知和分析诗的语言,了解意象,初步理解诗中的意境。 3、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 4、复习诗歌诵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感知和分析诗的语言,初步理解诗中的意象及意境,理解诗人对爱情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对诗中的意象及意境的初步探究、理解;对诗人的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读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 朗读练习、合作探究、欣赏描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电影视频、配乐诵读光盘 教学过程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分 3分 12分 13分 8分 2分 3分 2分 一、场景导入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一百五十多年前,写了这首诗以后不久(1847年秋),他就和他心爱的人儿森德莱·尤丽亚结为伉俪。示作者生平: 裴多菲(1823—1849)匈牙利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8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匈牙利“抒情之王”。主要作品有长诗《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他的《自由·爱情》一诗被译为《爱情与自由》在我国流传甚广。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诗歌是用意象来说话的。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这首诗中选择了哪几种意象展现了五幅激情洋溢的艺术画面。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五处对比使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 (二)播放配乐朗诵,五组学生用简笔画描绘画面。(一组选择一节诗来画,并分别以《急流·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春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为题。) 师:通过多次朗读和分析,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诗人的那种对爱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请大家欣赏配乐朗诵,注意边听边感受诗歌的画面之美,并用简笔画勾勒出你想象中的画面。 (三)展示作品,教师评价。 (四)各小组有感情轮读。(教师指导要用舒缓、深沉、愉悦的语调朗读,同时要读出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 师:让我们再次共同来感受这首诗中流露出的爱的力量,请五个小组轮流读这五节诗。 五、再读赏析 (一)学生分组思考、讨论问题,教师点拨、小结 问题:1、刚才五组同学按顺序有感情地朗读了全诗。如果同学先读最后一节诗,把顺序倒过来可以吗?为什么?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五节诗的顺序? 教师点拨: 1、全诗各节以我愿意是为开头,只要我的爱人是为转折,用这样一种句式,展现了五幅激情洋溢的艺术画面诗人对爱情忠贞不渝、奉献的炽热情感得到的不断深化和升华。?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成长过程中爱人需要保护,诗人挺身而出,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毁灭也绝不懊丧;而当爱人的生命步入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做陪衬。我愿意部分要读得坚定、激昂一些,只要我的爱人部分要读得轻柔欢快一些)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给你 我所能给予的一切。 给你 我所能给予的一切。我的时光和脚步 树叶 一生所能收集到的树叶 她们落满了光泽和温暖 她们是心的蝴蝶黑夜给你 梦给你 肉体和精神给你 还有什么? 你说只要你说出来 是我的全部交出 一首诗 一个精妙的喻句 甚至于一个醉生的夜晚 土地 如果可以 我把走过的土地也给你 你可以在上面种一些蜀葵盖一个小木屋 养一些蹒跚的时光我会约上太阳一起来帮你浇灌幸福 还有 还有相思林一片 失眠数夜 犹豫徘徊的焦虑一丛 更有点点心血煨成的红豆一盘 时刻不停歇的爱心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