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doc

发布:2017-03-02约1.61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制定人: 周茂洪、杨海龙、陈勇 审核人:陈华林 一、专业名称和代码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代码:071002) 二、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总定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生物技术专业依照学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总定位,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培养拥有扎实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初步的工程技术知识和技能、坚实的现代生物技术知识和技能且能熟练应用于健康食品等生物技术产业;同时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良好的学习与创新、沟通与表达、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能胜任在生物技术相关的尤其健康食品产业相关的企业从事生产管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或者在生物技术相关的机关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或者在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继续深造,且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力和适应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培养标准 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标准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方面,共26项。 1 知识标准 1.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 思想、中国近代史、法律基础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1.2学科基础知识 1.2.1 掌握计算机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1.2.2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数学、物理的思维方法与应用 1.2.3 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有效数字的含义及应用 1.2.4 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工程制图、化工设计等基本的工程技术技能 1.2.5 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技能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1.3.1 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生物技术专业基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1.3.2 掌握基因工工程原理与技术、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生化分离原理与技术等包括生物技术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1.3.3 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3.4 掌握酶工程、细胞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在健康食品、生物制药等生物技术产业的应用; 1.3.5 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新型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品等领域的应用。 1.4生物技术专业拓展知识 1.4.1 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在功能性食品、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等健康食品产业的应用; 1.4.2 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初步学会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 2.能力标准 2.1 获取知识的能力 2.1.1 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娴熟的文献检索能力较熟练外文(英文)文献阅读能力。 2.2.1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2.2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的能力; 2.2.3 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的能力。 2.3 综合素质能力 学习和创新能力2.3.2 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3 素质标准 3.1思想道德素质 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人格。 3.2文化素质 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3身心素质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五、核心课程 基因工程原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生物分离原理与技术、生物信息学、细胞工程、酶工程、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六、特色课程 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七、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不包括选修课) 类别 课程 学时 学分 学期 备注 课内实践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A 32 1 1 程序设计基础 32 1 2 生物统计学 16 0.5 5 化工原理 16 0.5 4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18 0.5 5 生物分离原理与技术 48 1.5 6 生物信息学 18 0.5 6 免疫学原理与技术 18 0.5 6 专业选修课(任选) 48 1 5-7 独立设置实践教学 独立设置实践课程 大学物理实验 32 1 健身与体能(一) 32 1 5 健身与体能(二) 32 1 6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 39 1 1 有机化学实验A 30 1 2 植物生物学实验 32 1 动物生物学实验 32 1 生物化学实验A 48 1.5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