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8《论语》根据文本阐述观点类试题-2025年高考语文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北京专用)(原卷版) .pdf
热点08《论语》根据文本阐述观点类试题(名著阅读)
热点解读
A命题特点:
多选用体现儒家核心想的经典章句,如”仁礼孝学”等主题。常选取存在辩证关系的双章组合,
如君子喻于义与见利义”的组合。近年倾向选择与现实生活关联密切的论述,如教育观、交友观、修身
观。
命题趋势:在不提高试题难度的前提下趋向情境化、综合化命题。
▲设问形式:
①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的理解。
②两则材料体现的想有何异同。
③这些观点对当代青年有何启示。
考查维度:核心想提炼,如”孔子如何看待贫富与道德的关系”;内涵阐释,如”何为,君子不器七现实价
值迁移,如因材施教理念的现代意义。
▲解题方法:
(一)文本分析三步骤
1.训诂解字
例:解君子周而不比时,需明确周(团结)与比”(勾结)的语义区别
2.语境还原
分析对话场景,如子游问孝需考虑对话对象身份。
3.义理推演
由具体论述推导普遍价值,如”见贤齐”引申出自我完善的方法论。
(二)答题结构四要素
1.命题破题
精准定位考点关键词,如”忠恕之道”需区分”忠”与”恕”。
2.分层论述
采用”总-分-总”结构:
第一层:概括核心观点。
第二层:文本细读,引用原文+白话阐释。
第三层:延伸阐发,历史影响/现实意义。
3.核心概念群
建立概念网络,将仁-礼-义-智-信”构成体系图。
限时提升练(议用时:50分钟)
■葡廛iq脸su
一、(2025届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统练四)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①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②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③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
“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硅硅然
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④(文天祥)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
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史•列传•卷一百七十七》)
⑴请用自己的话写出③中〃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大意。(2分)
⑵请依据①一③,说说怎样才能称为士〃。(3分)
⑶你认为文天祥是否能称为〃士〃?请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依据,并简要解释。(5分)
二、(北京市育才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鞋犹犬羊之#”(《颜渊》)
材料二:孔子曰:“君子有九:视明,听聪,色温,貌恭,言忠,事敬,疑问,忿
难,见得义。(《季氏》)
材料三: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
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注】尊:去了皮毛的革。此句是说虎豹与犬羊的皮毛花色不同,如果去掉皮毛,它们便无区别。
⑴材料一中子贡的文质观〃来源于老师孔子。请写出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与子贡意相近的话,并对
孔子的话做出解释。(5分)
⑵请结合材料三解释,孔子说的君子不忧不惧〃是以什么作为前提的。在你看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内
容与此前提有着怎样的关联?请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