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第四章 设施选址与布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往来分析法-分析单位之间流量的大小,把流量大的安排在相邻的位置来布置总平面的结构。 步骤 根据业务流程初布置 根据流量试布置 统计单位之间的流量 根据其他因素调整布置 例:某企业有六个生产单位,各生产单位的运输量为已知,编制物料运量表如下: 至某车间 从某车间 1 2 3 4 5 6 总计 1 6 2 2 4 14 2 6 4 3 13 3 6 6 4 4 20 4 6 2 4 12 5 1 1 6 3 4 7 总计 0 15 16 13 11 12 67 4 5 2 6 3 1 图例:—2吨 ---1吨 为了得到更为直观和清晰的观点,可把以上物料运量用物料运量相关线图来表示: 6 5 2 4 3 1 各生产单位平面布置图 车间(部门)内部设备布置的要点 ●有利于加工过程的工艺流程-工艺过程的连续性 ●有利于运输与搬运 ●有利于团队氛围的建设 ●有利于保持设备和工序的灵活性 ●有利于提供安全和方便的工作条件 车间设备与服务设施内部布置 从-至表法步骤 首先根据车间生产的零件情况,选择典型的零件工艺路线,作出综合工艺路线表 根据零件工艺路线表,统计不同设备之间的零件移动次数,得到一个车间的设备之间零件移动次数从-至表 分析与改进从-至表,把运输次数多的放在相邻位置。 根据其他因素进行调整 例如:有一个按对象专业化形式组织的生产2种零件的生产线。生产线包括7个工作地;相邻两工作地的距离都大致相等,算作一个单位距离。按照每一种零件的工序组成的顺序,可编制零件综合工艺流程图如下: 零件综合工艺流程图 零件号 机床 1 2 合计 毛坯库 铣 床 车 床 钻 床 镗 床 磨 床 检 验 2 2 2 3 1 2 1 2 4 5 3 7 6 5 4 3 2 1 原零件从至表 至 从 1 毛坯 2 铣床 3 车床 4 钻床 5 镗床 6 磨床 7 检验 合 计 1、毛坯 2 2 2、铣床 2 2 3、车床 2 2 4、钻床 1 2 3 5、镗床 1 1 6、磨床 7、检验 合计 2 2 3 1 2 10 i=1 i=2 改进后的零件综合工艺流程图 1 2 合 计 毛坯库 车 床 铣 床 钻 床 检 验 镗 床 磨 床 2 2 2 3 2 1 1 2 3 5 4 7 6 5 4 3 2 1 改进后的零件从至表 至 从 1 毛坯 2 车床 3 铣床 4 钻床 5 检验 6 镗床 7 磨床 合 计 1、毛坯 2 2 2、车床 2 2 3、铣床 2 2 4、钻床 2 1 3 5、检验 6、镗床 1 1 7、磨床 合计 2 2 3 2 1 2 10 排列 顺流 倒流 方 案 一 格数*对角线位上各次之和 1*1=1 2*(2+2)=8 3*2=6 格数*对角线位上各次之和 1*(2+1)=3 小计=15 小计=3 零件移动总距离 15+3=18 (单位距离) 方 案 二 1*(2+2+2+2)=8 2*1=2 2*1=2 小计=10 小计=2 零件移动总距离 10+2=12 (单位距离) 调整后方案二比方案一的排列减少18-12=6 个单位距离 目的: 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与节奏性 减少时间的损失 装配线平衡 装配线平衡的方法 计算节拍 计算最小工作地数目 组织工作地 计算时间损失系数或效率 评价方案 Step1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节拍:生产线上连续生产两个相同在制品的时间间隔。 若考虑到废品率p的影响,实际投料的产品产量N’为: 例:某流水线设计日产量为90件,每日制度工时为8小时,其中上午和下午各用20分钟检修设备,废品率为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