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及运作管理》第四章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及布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设施选址与布局 1、经济因素 原材料所在地 原材料的可运输性、运输成本、需求量以及原材易料损坏性等。 目标市场所在地 制造业通常是因为运输、交货期的原因,选择靠近目标市场的位置; 一般选择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的地点,通过提供便利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顾客; 劳动力因素 年龄、工作态度、素质、薪资水平等。 劳动密集型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设施选址的发展趋势 (1)工业园区和工业中心 (2)企业群体布局,靠近仓储设施和服务设施 (3)从全球范围考虑 (4)向郊区发展 (5)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控制 (6)从动态、长期、均衡的发展出发 (6)应用多目标规划和计算机技术 6、店面布置的原则 思考:超市、百货商店等零售店面布置如何影响销售额和顾客态度? 6、店面布置的原则 引导顾客在商店里转一圈,购买比事先计划更多的商品; 给予顾客足够的空间进行购物与运用有限珍贵的空间放置更多的商品之间取得平衡; 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思考: 如果你第一次尝试是这样的: 最终的布置是怎样的? 调整结果: 4 5 1 7 8 6 2 3 第三节 装配线平衡 3、相关作业图法(P154) 除了考虑物流关系,还需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企业中生产部门与辅助生产部门,办公室与其他部门,通常没有固定的物流关系。 作业相关图法(穆德提出的)可以根据各个部门之间的活动关系密切程度布置其相互位置。这个方法在服务业也有较多的应用,如:医院,通常就医有不同的步骤:挂号、外科、内科、化验、药房、住院等以及管理部门,医院可以根据就医的流程安排,但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 步骤: (1)将部门关系密切程度划分为A、E、I、O、U、X(或1、2、3、4、5、6)六个等级,说明让一个部门接近另一个部门的愿望: A:绝对重要 E:特别重要 I:重要 O:轻度重要(一般) U:不重要 X:无关紧要 关系密切原因 代号 关系密切原因 1 使用共同的原始记录 2 共用人员 3 共用场地 4 人员接触频繁 5 文件交换频繁 6 工作流程连续 做类似的工作 共用设备 9 其它 上半格表示相互关系的重要程度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部门4 部门5 部门6 下半格表示相互关系的原因 部门1 部门2 部门3 部门4 部门5 部门6 A X A A A A A X U U U U I U U (2)将待布置的部门一一确定出相互关系,根据相互关系重要程度,按重要等级高的部门相邻布置的原则,安排出最合理的布置方案。 例: 部门A 部门B 部门C 部门D 部门E 部门F A X A A A A A X U U U U I U U 运用作业相关图法将六个部门安排在一个 3×2的矩形建筑中。 解: 1、首先写出接近度为A的成对部门: A-C、A-E、A-F、C-E、C-F和E-F,即它们必须相邻。 第一次尝试,将A、C、E和F靠近,以下布局可以满足每对部门的接近度为A的要求。 C E F A 2、注意接近度为X(无关紧要)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