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doc

发布:2016-07-28约4.16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必修1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课时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1.下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根据关键信息“农民阶层……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反清革命”可知其符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故B项正确。答案:B2.(2015·临沂市模拟)“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C.“扶清灭洋”口号 D.民生主义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超出了传统农民起义范畴的内容代表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故B项正确。答案:B3.(2015·新疆二模)据《太平天国史料专辑》记载迟至1861年在江苏吴江地区拥有三四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柳兆熏还能收到租米1300余石。这说明(  )太平天国尚未控制该地区吴江地区的土地关系没有改变大地主支持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已经蜕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天朝田亩B项正确。答案:B4.(2015·郑州市二模)“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解析:“生死竞争”“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唤醒了有识之士的危机感出于为清政府的生死存亡考虑他们开始探寻中国近代化的方向故D项正确。答案:D5.(2015·龙岩市一模)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  )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社会移风易俗解析:本题考查C项正确。答案:C6.(2014·佛山市二模) 右图为近代某时期通行护照从中可知当时广东(  )军民北上抗击八国联军曾经为武装反清进行过动员支持五四运动中的北京学生国民革命军向北洋军阀进军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解读能力。图中“中华民国元年”即1912年图中“广东北伐军”表明南方革命政府曾经为武装反清进行过动员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答案:B7.(2014·大连市双基测试)某网友在网帖《帝制的崩溃宪政的破产——从袁氏当国看中国宪政的坎坷命运》中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纸制枷锁。”此处的“量身定做”意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  )三权分立 B.责任内阁制总统制D.民主共和制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抓住题中关键信息“量身定做”可判定此约法主要是为了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而颁布的在责任内阁制下总统颁布命令须总理副署才能生效由此限制了袁世凯故B项正确。答案:B8.(2014·广州)《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  )预备立宪”破产共和思想影响扩大清朝统治覆灭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以至于支持清廷的报纸都改变了立场故B项正确。答案:B9.(2014·揭阳市一模)1913年宋教仁命案发生后上海地方检察厅公开传讯袁世凯的亲信国务总理赵秉钧并公布政府高官与杀人犯之间密切往来的证据。一个小小(  )中华民国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当时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民意强大C.上海是国民党控制的地盘袁世凯为移祸赵秉钧支持上海地方检察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地方检察厅属于司法系统总理属于行政系统二者不相统属独立行使权力故A项正确。袁世凯在案件未查清前反对他的民意不能说强大故B项错误;上海检察厅传讯总理是依法行事故C、D两项错误。答案:A10.(2014·广州市二模)作为临时国会的参议院自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中间经一次改选至1913年4月8日在北京自行解散在1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开会220次议决230余案。这一系列会议(  )确立了B.是议会政治的实践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核心议题是制定《临时约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参议院在14个月内通过开会、议决行使立法权是议会政治的实践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确立的是民主共和政体项错误;C项是在1911年12月;1912年3月已经颁布《中华民国临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