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题.doc

发布:2017-05-08约2.34万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教案题 篇一:(名师点解 史地政)2014高考历史一轮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教案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考点清单] 1.辛亥革命。2.五四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1.背景?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3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力量迅速壮大。 2.经过 整体把握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 3.失败 ??原因???1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客观: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 归纳总结 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体现 (1)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2)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3)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4)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4.意义?2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易混易错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虽然最后都失败了,但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在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二、辛亥革命 ??1.革命背景???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2.酝酿准备 ??? 思想方面: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军事方面:革命党人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组织方面?1905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在东京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胜利。??概况?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3.武昌起义??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政体为“五族共和”。???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使其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4.革命高潮 整体把握 辛亥革命 5.革命失败: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6.历史意义??2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深层理解 《临时约法》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贡献 (1)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易混易错 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 (2)公民享有民主权利,体现出新生政权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启蒙思想基本原则的尊重和实践。 (3)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从而保证资产阶级民主;参议院可以选举、弹劾总统,最高法院可以审判被弹劾的总统,国务员可以凭借责任制内阁牵制总统,体现了资产阶级力图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与要求。 三、五四爱国运动 ??1.历史背景???11915年,日本提出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二十一条”。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 ?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上海的“三罢”斗争把运动推向高潮。?主力: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运动概况?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结果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 ??3.历史影响??? 归纳总结 123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的“新” ?1内容:爱国、民主、科学、追求真理、勇于解放。?4.五四精神???2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易混易错 五四运动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五四运动只能说取得了初步胜利,不能说是彻底胜利。 史论共识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其“彻底性”和“不妥协”不是指五四运动的结果,而是指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基准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主题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 史料 “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赔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信息解读] 史料反映了外国的侵略激化了阶级、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