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发布:2018-11-29约2.7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按照“培养创新精神,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教学。其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的极好途径。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激发学生创新兴趣,让学生渴望创新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作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使他们能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教材内容的滞后,教师“过分”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陈旧等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了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功能,而新课程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就是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框框之内,而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为此,我认为要让信息技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改革创新。 “画图”是一个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极好工具,是施展学生想象力、发挥创造才能非常有效的手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实践,教师画一笔,学生画一笔,是模仿,不是创造,要创造就要自己动脑筋,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在教学生用“画图”工具画图时,我将学习新操作技能融入绘制美丽的图画中,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刚开始,我画一个圆的轮廓,让学生在圆的图形上画出他想要的任何东西,结果学生画出了娃娃的脸、车轮、太阳、呼拉圈、钟表、圆盘……接着,让学生画了个方形的轮廓,再启发学生圆形加上一个方形会变什么呢?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在教学教程中通过教师示范操作,教师辅导操作,学生独立操作,学生互评作品,最后修改、定型,一步一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学生独立操作时,我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在电脑可以创新、变化颜色,勾勒出更加神秘莫测的图画。画完后,让学生们互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幅画好在哪,不好在哪,应怎样改进等等。之后,每位学生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培养的学生的审美素质。 二、营造和谐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勇于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有利解放思想、焕发自尊、自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能促使他们勇于创新。也就是说构建一个民主、平等、愉悦的信息技术课堂,追求宽松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时刻充满信心,让课堂始终充满乐趣,激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这是摆在我们信息技术老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淡化教师权威,激活学生创新的灵感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讲究开放,追求“乱”,加强干扰,而不是讲求秩序。正是因为紊乱,才会有新的东西出现,才会有智慧火花的迸发,才有创新思维的闪现,才有创新精神的增长。二十一世纪的优秀老师应该倡导现代学习方式: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教学模式。愉快教育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思维的快乐,引导学生在问题中享受思维的快乐,那是生命的美感。老师须特别特别地注意不要顽强地表现自我。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犯错,表扬学生错得有思想,有道理,有典型意义,并因势利导就错改错。一定要强调让学生选择性的学习,要给学生留有空间。不是过去教师在课堂上独白,一言堂,有民主才有对话,对话是相互的沟通、交流,是积极的互动。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该采取语言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赞赏等手段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在这样民主和谐的氛围和愉悦的情绪中,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得到积极的调动,创新空间才能得到大额的开拓。 (二).注重角色切换,营造有利创新的氛围 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关键在于老师应该尽力满足学生的情感、动机、需求,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知识的快乐和情感满足的喜悦,分享创造、发挥的愉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问、多表现、多思考、多操作,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发挥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机会。从理论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具备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 能够对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负起责任,但由于年龄和经验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自身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对此应该有清晰的认识,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在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