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学设计
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
课题
第一节 我们生存的家园
单元
2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6
学习
目标
1.初步感知地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2.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重点
1.初步感知地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2.了解地球给予人类很多珍贵的东西,而这些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难点
初步归纳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理由,对地球产生敬畏和敬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人类科学探测的相关资料。
2.收集人类与地球和谐相处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动画《地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了解地球吗?请你用一句话介绍我们生存的地球?
例如:地球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空气,我爱地球。
2.归纳:地球——美丽的星球,我们的家。
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视频导入
讲授新课
环节一 假如离开地球
1.学生畅想:假如能够离开地球,我想:“… …”。
2.出示《宇宙空间》图片和《月球、火星、地球对比资料》表格,学生阅读书本P28活动园,思考:宇宙空间不是很大吗?如果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
反馈预设: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宇宙空间是无限的,可是经过人类的科学探测,并未发现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空气、水喝适宜的温度,是适合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
3.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出示美国《“生物圈2号”外部》图片和日本《迷你地球》文字资料。
反馈预设:美国“生物圈2号”和日本“迷你地球”实验的失败说明,再高科技的手段也无法复制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
4.小结: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这是我们可爱的家园。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并没有找到其他可供生存的家园,科学家的高科技实验失败也证明了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唯一家园。
环节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引导交流:地球母亲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哪些必需的资源?想一想:如果没有了这些资源,我们人类会怎样呢?
反馈预设:地球母亲除给予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还提供了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所需的资源,如矿产、能源、、动植物、食物等。如果没有了这些资源,人类将无法生存。
2.那么人类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呢?学生看书本P29活动园,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收集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片和视频,然后拓展归纳。
答案预设:
图一 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
图二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图三 森林—村寨—梯田—水系
归纳:①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人类和其他生命相互依存。②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养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③任何试图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的行为,都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3.小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必须的资源,人类与地球应该和谐相处。
环节三 赞美地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一幅画或写一首赞歌,表达你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2.完成后全班交流。
反馈预设:赞美地球的诗歌:在浩瀚的宇宙中 有一个美丽的星球 她有蓝色的海洋、绿色的森林、肥沃的土地 她是太阳与月亮的朋友 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 地球妈妈,我爱您!
3.小结:赞美地球,因为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要学会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自由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畅游宇宙的想法和要实现的愿望
结合图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小组内议一议,全班交流归纳。
结合图片和自己收集的文字资料,小 组内说一说,全班交流归纳。
结合收集资料,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首先小组内充分交流,然后派代表上台,用投影仪或课件展示自己收集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进行解说。然后欣赏教师出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片和视频,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学生互帮互助,画赞美地球的画或写诗歌,或以其他方式赞美地球。
通过交流学习是学生明确经过科学探测和实验,人类并未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敬畏和敬爱之情。
通过交流探究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初步明确地球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人有责。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一幅画或写一首赞歌,表达对地球的赞美之情。更进一步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