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利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利器
惠东县白花中心小学 李国南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说明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什么是自主学习,然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一、资源、信息技术学习整合,信息技术激发
[关键词] 自主学习 促进 信息技术
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在《学习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是自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时代要求。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努力完成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有效地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识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而且对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必须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不能只把网络资源当成是备课寻找素材的来源,也不能把计算机当作教师粉笔、语言功能的延伸。应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转变成学生手中的笔和纸,最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也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利用信息技术
一、资源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层次的练习,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增强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实践能力,多元化的组合。一方面利用网站的“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地上网搜集自己喜欢的相关材料阅读。学生具有创造力,有自觉探索的愿望。教师在教学中资源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探索欲的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实践活动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这课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的热爱,及时地指导学生自己上网搜索,《》靠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资源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搜索信息的,就能在网上查找到所需的信息。
、信息技术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能充学生学习给学生思维上的启,发学生的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学生,还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鲜艳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对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多样的刺激,使学生正确认识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并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长方体表象。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动手操作的课件,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初步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当学生点击长方体的面时,长方体的六个面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颜色,然后每种颜色的面就会慢慢重合。当学生点击棱时,课件同样会出现三种不同颜色的棱,然后每种颜色的4条棱慢慢重合,非常生动地说明了长方体的12条棱可分成三组,每组的长度都相等。自始至终,学生都是主动积极的投入学习,跳跃式地选择性地有层次的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的任务,充分发挥整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通过调查表明,学生都喜欢上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的数学课,认为学习过程生动有趣,能够接触到先进的学习方法和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例如《旋转和平移》,将各种与旋转平移现象相关的素材串联成数学故事“风车娃寻宝记”,使各自独立的材料和练习巧妙的融入生动的故事情节当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对旋转平移现象的感性认识。学习中,计算机又成为学习工具,学生通过操作键盘、移动鼠标实现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完成多层次的机上练习:分卡片(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闯迷宫(平移图形)→ 智开锁(旋转图形)→ 巧拼图(平移旋转的综合练习)→ 显身手(创意设计平移旋转图形)。新颖的设计,全方位的参与,信息技术使学生完全融入教学。
信息技术激发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融合在一起,形成图文并茂、音像结合的多媒体情境。在教学中,这种多媒化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多感参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持久性差。加上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这时,教师可适当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通过色彩鲜艳的图象、生动的动画、逼真的音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学生的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