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件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 7.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 8.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国藩) 9.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 10.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子) 引用这些经典名句,起什么作用? 使文章精练、典雅; 增强说服力,因为经典名句是世人公认的真理。 ▲辩论赛:梁启超说我们要敬业乐业,你还有什么要问他的吗?拉黄包车的和做总统的到底有没有区别?职业有没有高低之分?可以就此开展辩论。 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作业 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应该如何敬业? 6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旁骛 佝偻 承蜩 亵渎 骈进 强聒不舍 (guō) (tiáo ) ( pián ) (gōu lóu ) ( xiè dú) ( wù ) 亵渎: 骈进: 断章取义: 安居乐业: 心无旁骛: 强聒不舍: 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只是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轻慢,不尊重。 并排前进。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他的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要求: 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感情充沛,说理充分 演讲 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议论文常识简介: 三要素 论 点 论 据 论 证 结 构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本论) (引论) (结论)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3、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阐明这些问题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敬业乐业”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先后谈论了哪些问题? ①有业之必要(2-5) ②论述要敬业。(6、7) ③论述要乐业。(8) 合作探究 3、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 ① 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 ②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本文用了许多经典名句,请把它们汇集在一起,再化为“身内之物”。 敬业乐群。 《礼记》 安其居,乐其业。 《老子》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孔子)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百丈禅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