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案例.doc

发布:2017-04-23约2.3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4    地图的基本要素案例 邹城市第七中学中学 孔宪臣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熟悉地图的基本要素。 2、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识别常用的图例和注记。 3、通过自主互助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4、初步学会绘制学校平面,理解地图三要素的意义。 二、教学基本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学过程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极大地参与课堂,参与知识的创生过程,教师主要起创设情境和组织、引导、点拨作用。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一切学生能够学会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并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同时更要让一切学生能够学会掌握学科基本的学习方法并具备后续学习的能力。 鉴于上述教学的基本理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作如下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三个与师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二)认定目标,自主学习。从基础目标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三)小组合作,深入探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小组合作,促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形成基本的地理学习能力。(四)知识拓展,能力提升。设计练习,综合应用,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开阔视野,拓展延伸。(五)反思升华,学以致用。梳理知识,感悟反思,知识升华。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的运用 教学难点:在不同类型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播放音乐《蓝色多瑙河》,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入课堂。 二、导入   1、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老师来自济宁,在济南的什么方向,离济南有多远 同学们以现有的知识无法回答这两个问题,如果我们有一张合适的地图,并且大家能够熟练地阅读地图和正确地使用地图上的基本要素,这三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节课,老师就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地图的知识,认识并使用地图的基本要素:第2单元第一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三、知识学习 学习探究 (一)地图上的方向 自学: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哪几种?不同类型的地图方向如何判断? 北 图1 图2 图3 1、不同的地图判定方向的方法不同,分别说说在上面三幅图中,如何判定方向? 2、图1中,济宁在济南的什么方向? 3、图2中,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什么方向? 4、图3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自学几分钟后小组内展开交流,互相说说自己是如何在上面三张地图上判断方向的。然后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自学、讨论的结果,老师注意提醒学生掌握判断方向的方法。 (二)比例尺 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比例尺的一些基本概念: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的公式如何表示?比例尺有哪三种表达形式? 大屏幕上出现带有比例尺的山东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指出该图的比例尺,提醒大家注意比例尺三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在这张地图上量济宁到济南的直线距离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动手计算,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定义公式。 (三)图例和注记 结合山东地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说说什么是图例?在地图上城市用什 么符号表示?哪些是注记? 通过阅读图上的图例和注记解决第三 个问题。 阅读台湾地图,让学生说说可以看到 哪些图例和注记?遇到学生理解有偏差或 表达不够准确时,老师及时纠正,力求使 学生能用规范的地理语言来描述问题。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所不同,在阅读地图之前首先要阅读图例和注记。 通过应用地图的基本要素来解决这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的概念、作用及在地图上的简单应用。 思考提升 1、试想一下,如果一幅图没有规定方向,或者没有比例尺或图例,它还是一张地图吗? 以问题将同学们引入对地图三要素的深入思考:地图缺少一个或几个基本要素是否可以,它还能具备地图的基本功能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思考、讨论后发表小组的观点。老师结合图给以适当的引导,最后应在全班达成共识:任何一张地图都必须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这三个基本要素。如果一张图缺少地图基本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这张图就不具备地图的基本功能,就不能称为地图。 2、想一想,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地图,哪张地图的比例尺大?哪张地图表示的范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